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中泰推进高铁合作中国速度助力区域一体化》,如果您对中泰推进高铁合作中国速度助力区域一体化感兴趣,请往下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泰国期间,中泰两国签署《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高铁所代表的“中国速度”,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的动力。
高铁“走出去”具备三大优势
2008年8月,我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时至今日,中国的高铁总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
在国内大发展的同时,中国高铁积极谋划“走出去”。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介绍,除了泰国外,目前中国已经与包括美国、巴西、白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建立高铁合作关系。
中国高铁为何能在短短几年间“驶”出国门?孙章认为,主要源于高铁的三大优势。
首先是性价比。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相差三分之一。由于建设成本较低,票价也会相应便宜。
其次是技术。我国高铁消化吸收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并进行了再创新。“可以说中国高铁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适应性比较突出。”
最后是安全性。孙章说,温州动车事故后,铁路系统更加严格执行建设工期、增加联调联试时间,有力提高了安全可靠性。有机构指出,中国高铁的年旅客发送量增速在10%以上,显示了公众对于高铁安全的信心。
中国的高铁装备企业是“走出去”的主力军之一。中国北车的财务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海外市场收入达到38.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超过10%。根据规划,“十二五”中国北车的海外收入占比将达到20%以上。
升级“中国制造”形象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高铁“走出去”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指出,高铁“走出去”分两个层次,一是车辆装备的出口,二是高铁系统的出口,即除了设备外,还负责整条铁路的铺设,属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合。这有利于中国发挥在制造业和工程承包领域的优势,帮助外贸实现平稳增长。
高铁“走出去”,受益的不仅仅是铁路行业本身,还包括整个“中国制造”。长期以来,中国出口货物的数量巨大,但附加值并不高。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知名品牌都出自欧美国家。高铁作为一种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出口产品,能够树立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品牌,改善“中国制造”的形象。
由于高铁投入巨大,海外国家为引进中国高铁而筹资,还能够带动中国的资本输出。假如海外建设方为筹集人民币向中国高铁企业支付费用,将有助于形成出口、资本输出和人民币国际化三者相互推进的良性循环。在此之前,中国已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意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基建资金支持。
跨国铁路激发“泛亚铁路网”联想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年初泰国内阁批准了一项耗资2万亿泰铢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主要用于兴建4条高铁,把曼谷同泰国北部、东北部等地区连接起来,并最终连接老挝和马来西亚等邻国。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红昌表示,不少业界人士都提过“泛亚铁路网”的构想,即将泰国的高铁向北延伸,经过老挝连接中国的西南地区。向南延伸经过马来西亚,最终抵达新加坡。
孙章指出,上述铁路网建成后,东南亚的客流货流可直达中国西南地区。而西南中心城市重庆,目前已开通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定期向欧洲发送班列。如此一来,一座新的欧亚大陆桥将浮出水面。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需求是现实存在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指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去年已达到4000亿美元的水平,要在2020年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对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有非常高的要求。
孙章认为,跨国高铁网络的建设,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欧盟能成为一个整体,离不开铁路互通。可以想象,随着高铁开通、出入境手续简化,坐火车去东南亚将成为一种选择”。
(编辑:刘珊)
好了,关于“高铁”中泰推进高铁合作中国速度助力区域一体化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