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水稻新品种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如果您对水稻新品种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感兴趣,请往下看。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2%左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2000年开始,一种叫做“条纹叶枯病”的水稻病害在江苏爆发流行,2004年全省发病面积高达2357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9%,对水稻产量造成了严重损失,并迅速危及上海、浙江、安徽等整个南方粳稻区,每年给水稻生产带来45亿元的巨大损失。
该病害是由一种叫做“灰飞虱”的小昆虫传播条纹叶枯病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江苏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省科技厅设立招标项目,由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省农科院牵头,组织江苏和南方粳稻区水稻育种科技人员联合攻关,通过几年的努力,筛选出高抗优异资源212份,挖掘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和位点24个,创制抗病新种质16份,首次建立规模化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育成宁粳1号、南粳44、徐稻3号等10个早、中、晚熟期配套的抗条纹叶枯病优质高产新品种,实现了南方粳稻区不同生态类型抗病品种的快速覆盖与应用,一举解决了南方粳稻区受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危害的重大难题。获得植物新品种权9项,制定栽培技术规程7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批2项),发表论文139篇。累计推广1.36亿亩,增收节支总额达到190亿元。
在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下,由扬州大学牵头,集聚江苏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优势科技力量,在江苏水稻主产区建设15―100亩连片高产攻关方、万亩技术集成试验区、百万亩重点示范区和千万亩规模辐射区,采取“攻关―集成―示范―推广”协同联动,同时,我省创立了以生育进程、群体动态指标、栽培技术措施“三定量”和作业次数、调控时期、投入数量“三适宜”为核心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实现了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综合目标,共获国家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8项,制定地方标准17项。在我省创造了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水稻亩产937.2公斤的全国记录,并在云南刷新了亩产1287公斤的世界记录。该技术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水稻高产主推技术,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已累计推广1
好了,关于“水稻”水稻新品种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