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海归”带着“码农”闯世界》,如果您对“海归”带着“码农”闯世界感兴趣,请往下看。
本网讯北京西北部的海淀区东北旺乡上地村,20年前还是一片庄稼地。随着岁月的流逝,这里渐渐变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即便如此,去上地中关村软件园的路上,还是要经过一大片的城乡结合部。
与以前在此种地的农民颇有些渊源的是,在这里埋头写软件的程序员们将自己自嘲为“码农”。北京博思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博思廷公司)就靠这些“码农”写出的软件,推动了智能监控系统的发展。
当记者走进博思廷公司的办公室时,这里已有十多名“码农”在忙碌着,他们有的在电脑前测试监控分析系统;有的拿着示波器、小钳子、电烙铁,在电路上调整;有的在修改软件程序。从国外回来创业的博思廷公司总经理王巍正站在一位测试人员面前说:“重点测好高密人群下的‘客流统计’和‘人员徘徊’。”原来,他们在准备两天之后一家地铁工程客户的出厂检验。
“客流统计”和“人员徘徊”是博思廷公司的智能监控系统中预设的算法,对摄像头获得的信号,系统能“看出”其中的异常事件,作出标记,提醒安保人员注意。
昏暗的监控画面上,有被风吹动的树枝,有杂乱的影子,还有昏暗路灯下的野猫。在有干扰、不清晰的画面中准确捕捉可疑目标的能力,依靠的就是博思廷公司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视频分析软件算法。
“那么大的客流量,电脑怎么能确定哪个人是在徘徊?”面对记者的提问,王巍说,“程序员们针对不同情景开发出不同算法,只要细致地做好算法,计算机就无所不能。”除了针对公共场所、流动性高的场景之外,他们还研发出针对油田客户的漏油监控算法,“漏油才报,其它异物、下雨、阴影等不报”;针对森林中烟火的监控,“系统不会把云彩、人员、车辆或光照变化等误报成火焰”;针对机房中的火花检测,“一闪而过的火花也能被监控系统抓住,万一是电路事故,及时抢救就可以挽回绝大部分损失。”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王巍认为自已拥有的专利还不算多。在有限的资金和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中,他要的是能用在刀刃上的专利。“专利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而言,太重要了,我们手里现在至少有30个能进行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点。但我们是创业公司,人手少,资金也很紧张。”王巍坦承。
在北京市知识产权托管工程的帮助下,博思廷公司克服了不少中小企业开展专利工作的困难。“我们还要再提交5件专利申请,目的是将其与之前已授权的专利严密地组合起来,尽可能形成公司技术的防御体系,争取每一件专利都能得到更好地运用与转化。”王巍说。
“要尽可能早的提交专利申请,一项发明创造也许现在可以获得授权,几年后,当创造性新颖性丧失了,就不可能获权了。”面对现实,王巍很有紧迫感,他一方面要抢占市场这块有形的蛋糕,另一方面还要抢占专利这块隐形的蛋糕。在他看来,即便不能两者兼顾,也要拿下对自己最有用,“最甜”的那块蛋糕。
采访感言
创新与自主研发让“码农”们可以又好又快地按照客户需求,帮助公司拿下了一张张订单,也诞生了更多的专利。海归派王巍也并不是“一根筋”的“专利控”,他瞄准现实,对知识产权的策略运用得当。他带着“码农”用自己的智慧去改变世界。(刘阳子)
好了,关于“专利”“海归”带着“码农”闯世界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