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农民丰收是我最大的喜悦!”》,如果您对“农民丰收是我最大的喜悦!”感兴趣,请往下看。
本网讯2月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所所长程相文团队的“玉米单交种浚单20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农民丰收是我最大的喜悦。”拿到大奖的程相文说。在辛勤育种的49个年头里,程相文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培育时间长达19年的“浚单20”目前已成为河南第一、全国第二大玉米种植品种。
精心培育的辛劳故事
程相文说,每一件植物新品种权的背后都是一段长时间精心培育的辛劳故事。
“尽管培育出一个品种可能要花近20年的时间,但由于气候、土壤等作物的生长条件会发生变化,种子也会在种植的过程中逐渐变异、退化,因而一个品种最多只能种植7年到8年。这也是我连续48年都奔赴海南育种的原因。”程相文说,因为这种辗转,他不得不放弃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
1963年从河南中牟农校毕业后,程相文放弃了留在郑州的优厚条件,到浚县开始玉米育种事业。1964年初次去海南培育玉米新品种,异常炎热的天气让程相文有些吃不消,一次饮食不注意,他患上了胃穿孔。在被接回到河南浚县住院后没多长时间,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又回到海南去看守试验田。
1987年,程相文的父母相继离世,他都在异地的试验田,为此他愧疚了好多年;2007年,妻子因病去世前夕,他尽快地往家中赶,却依然没来得及看老伴最后一眼。老伴走后的几天,望着被风吹得沙沙响的玉米叶子,在田地中的程相文泪眼婆娑。大女儿程新建谈起父亲有些百感交集:“我们都说他是我们家的‘编外人员’。”在程新建的记忆中,父亲只在家过了一次春节,而且是两天就走了。
在程相文看来,这种付出最好的回报,就是他培育的种子能让农民丰产增收,就实现了他最大的心愿。在玉米品种选育、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中,他从未放弃这一心愿。其中,仅仅是“浚单”品种,就凝聚着他长达19年选种、杂交、培育和不断改良的心血。程相文时常对人谈起:“如果让我选一千次、一万次,我还是要选择玉米育种,我不后悔。”
朴实无华的育种专家
几十年来,程相文一如既往地耕耘在他的玉米育种世界里。谈起程相文,无论是其团队的科研人员,抑或普通的老乡,对程相文的评价都是“朴实”。在育种工作中,程相文将自己所得的奖金全部义无反顾地捐献出来投入到育种事业中。据统计,40多年来,程相文为科研事业捐献的奖金已经累计超过1000万元。采访中,程相文告诉记者:“这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金的用处还是老规矩,属于自己的100万元部分全投入到玉米育种科研中去。”
去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鹤壁考察期间就曾拉着程相文的手赞扬说:“你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玉米事业,献给农业科技事业了,科技人员都应该向你学习,我也要向你学习!”
此后,程相文牢记总理的嘱托,一门心思扑在了育种事业上。近年来,程相文主持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国家“863”计划等项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09年,万亩“浚单20”连片夏玉米高产示范方亩产858公斤,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率先突破万亩大面积单产850公斤,在国内率先实现万亩连片一年两熟亩产超吨半粮;2010年,3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首创小麦平均亩产611.6公斤、玉米782.8公斤的高产纪录。
但朴实的程相文却并没有过多地谈及这些成绩。2月15日晚上,刚在北京参加完科技大会的程相文又要乘上飞机,再次飞赴海南。临上机前,他对追来采访的多家媒体说:“作为一个基层农业科研人员,国家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是做梦都难以想到的。我这把年纪了,吃喝不愁,也没有别的想法,只想把育种的事情做好,农民丰收就是我最大的喜悦!”(李建伟岳修科)
好了,关于“玉米”“农民丰收是我最大的喜悦!”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