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知识产权“活水”吸引国内外机构慕名合作 “小格纹”彰显知产保护大格局 天津市北辰区抽检167批次食用农产品 不合格6批次 陕西华阴市抽检食用农产品5批次样品 均不合格 最高法:加大涉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湖北宜昌市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餐饮食品60批次 不合格3批次 青海:知识产权助力创新企业加速发展 云南通海县同心配料经营部检出不合格干竹笋 青海省知识产权局与省高院、市中院签署合作交流框架协议 海关在邮递快件渠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重点执法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30批次婴幼儿及儿童服装产品 不合格4批次 苹果/高通就专利费闹翻:CEO库克将出庭为公司作证 陕西西安市蓝田县市场监管局:1批次粮食加工品(大面筋)不合格 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质量引领”是关键 新域名争议:WIPO解决全球第4例.xxx域名案 中消协:远程购物投诉高发预付卡消费欺诈成顽疾 烟台公布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名单 湖北武汉电商领域专利侵权案每年10-20%速度递增 恶意“标注”应承担侵权责任 美联邦法院判定嵌入带有照片的推文可侵犯版权 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抽检食品样品20批次 不合格1批次 Apple新专利曝光 iPhone用VR装置似Gear VR 职业打假人“假打”须严格处罚 质检总局抽查60批次电线组件产品不合格2批次 菲律宾岷伦洛突袭中抓获价值为97万元的假冒产品 今年前10个月云南昆明市专利申请数95%来自知识产权强县 “三步走”构建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体系 黑龙江省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47批次4批次不合格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休闲服、毛巾、木制家具等19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海淘代购”服务质量难保证 福建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一次性生活用纸不合格名单 河南2018年受理416宗涉外知识产权案 破解境外举证难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西瓜子抽检不合格 BMG对Cox Communications提起的上诉进行回击 广东省食药监局抽检酒类41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广东省质监局抽检200批次不锈钢焊接钢管29批次不合格 浙江新昌县市场监管局抽检147批次食品 7批次不合格 Adobe在美国提起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抽检:2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抽检99批次食用农产品样品不合格3批次 AMD:不会靠HBM技术挣专利费 新疆策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销毁一批过期假冒伪劣物品 贵州贵阳市食药监局抽检100批次食品5批次不合格 网络游戏著作权该如何保护 北京下架5种不合格食品 散装鱿鱼镉超标21倍 微软Surface Pen新专利:可以充电了 委内瑞拉将采用全新商标撤销程序 安徽省铜陵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农产品39批次 不合格2批次 国家网信办:50家违法违规网站及公众账号被依法关闭

商标保护有边界 维权须适度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对“金银花”商标案进行提审,再审期间,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这是继“青花椒”商标案二审改判不侵权后的又一起广受社会关注的商标维权案。商标权利人依法维权,本是法律赋予商标权人的权利,不但无可厚非,更应鼓励保障。然而,“金银花”“青花椒”以及此前出现的“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等一系列商标维权事件却引起舆论质疑。这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大背景下,商标权保护的边界在哪里?商标维权的“度”该如何把控?

商标权保护的边界在于商标权利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并不是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绝对保护,而是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实现全社会的创新激励和经济发展,是权利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就商标法而言,其禁止申请人将涉及公共利益的标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标志以及与他人注册商标混同的标志申请注册;注册商标权利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行为。换言之,商标法不允许将公有领域的公共资源纳入私有专有领域,也不排除他人对注册商标的正当合理使用。商标权利人的权利并非绝对的垄断权,而是有限制的相对排他权。

“金银花”“青花椒”等案件就涉及商标权利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冲突平衡问题。“金银花”“青花椒”作为注册商标理应受到保护,这是商标权人的合法利益,但二者作为花露水和鱼火锅主要原料的通用名称,也属于公共资源,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注册商标权利人若以注册商标为由垄断“金银花”“青花椒”的使用,显然超越了商标权保护边界,违背了知识产权“公正合理保护”原则。

商标权保护的边界需要司法准确适用法律于每一个具体案件。对于像“青花椒”“金银花”之类涉及通用名称公共资源的维权案件,只有法院对商标权保护边界予以精准界定,才能引导商标权人合理维权、适度维权;如果法院对商标法律条款机械理解、教条适用,模糊商标权保护界限,那么就会助长商标权人恣意超越边界,滥用权利,从而出现一些商标过度维权事件。“青花椒”案件二审的改判以及最高法以“原判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为由决定提审“金银花”案件,正是对相关案件审理中教条适用法律的纠偏,是对商标权利边界的明确,有助于引导商标权人合理适度维权。

对于涉及通用名称的注册商标,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对注册商标的“描述性使用”不构成商标侵权,因此,司法实践中的核心焦点就是使用“金银花”“青花椒”等字样的情形,到底是对主要原料的“描述性使用”还是对注册商标的“商标性使用”。在“金银花”“青花椒”等案件中,一些法院主要以相关字样字体大小、使用位置及大小占比认定是否为突出使用,进而认定是属于“描述性使用”还是属于“商标性使用”,再根据在相同商品上是否使用高度近似商标,最终判定是否构成侵权。这明显是教条适用法律的判定。

是否为“商标性使用”,应以是否发挥了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功能为实质标准,字体大小、使用位置及大小占比只是“商标性使用”认定的考量因素之一,还应考量原告注册商标的显著性、知名度以及同时一并使用的被告自己商标的显著性、知名度,更应考量消费者是否会产生商品或服务来源上的混淆可能性。此前,“青花椒”案二审纠正了一审的认定,以实质标准认定被告属于“描述性使用”,清晰界定了商标权的界限,合理平衡了商标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此次最高法认为“金银花”案“原判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也应是类似原因,最终提审判决结果值得期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