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专利纠纷苹果手表可能会在瑞士延迟发布 2018广东省广州市电子音响行业高价值专利培育研讨会举办 《流浪地球》盗版猖獗的两点警示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批次韭菜样品不合格 “剧本杀”市场膨胀 “剧本”版权保护必须跟上 “顺丰速运”寄递假冒伪劣消费者依法可主张更多赔偿 公安部:6省市统一行动捣毁一制售假酒团伙 河南郑州:全力打造知识产权最优生态环境 河南许昌市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商标权利转让的事实是否会改变商标申请行为违法的性质? 安徽阜阳市新增一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 国内电子地图数据著作权第一案宣判 电子地图数据信息保护别只盯着版权途径 河南省郑州市工商局:抽检成品油38批次1批次不合格 评:百雀羚广告“借鉴”需尊重版权 浙江省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情况公示(2022年第27号) 青岛打造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优选地” 【关注两会】广东中山市政协委员宁淑娟:保护商业秘密需更多“快维模式” 山东潍坊市现代农业版权保护联盟成立 山东省六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两家企业被停产停业 新疆新增12家可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 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的制度功能探究 苹果公司不服判决 再战专利流氓VirnetX 安徽省食药监局:1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江苏-德国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平台落户太仓 广东省江门市市场监管局抽检31批次食品 不合格样品1批次 专家在沪研讨知识产权非诉纠纷解决机制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抽检蔬菜制品47批次 不合格1批次 国酒茅台商标背后的白酒江湖 老字号扎堆儿打官司 商标“争夺战”为何没完没了 质检总局责令31家企业召回缺陷玩具 山东省威海市食药监局:140批次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1批次不合格 安徽宣城市抽检6类食品9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海南海口建立知识产权 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中消协在京启动全国网络消费教育活动 2016全球创新力排行榜发布 中国首次进入前25强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分析项目组调研安泰 安徽阜阳市食药监局:糕点、饮料等6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 国务院法制办公布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俄杜马议员建议:网上售卖假药最高判处八年有期徒刑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批次高粱白酒不合格 贵州六盘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6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江苏十年支持232项数字领域科技项目 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加速转化 标称汉中子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科润源生牌科润擀面皮抽检不合格 互联网时代,商标侵权逐步凸显 注意,9批次不合格!都是家庭常备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检测食品193批次 不合格1批次 广东湛江海关开展“龙腾行动2021”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及环节共237件不合格率为10.55% 河北通报8批次不合格食品 外交部回应中美贸易摩擦:严阵以待,毅然亮剑!

一针见血 整治“傍名牌”须猛药去疴

有报道说,在江苏扬州,“绿扬春”是有名的茶叶老铺,在当地几乎人尽皆知。然而,有人却盯上了“绿扬春”的影响力,不仅注册了名字相近的绿场春食品有限公司,还在没有真实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公然在门头打出“百年老店”字样。日前,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这起反不正当竞争案例的处理结果。绿场春食品有限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1.5万元。

对此,小马飞刀想说的是,“傍名牌”这条路不好走,还是小心为好。

“傍名牌”是指以获利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或模仿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行为。就像傍大款被很多人当成人生捷径一样,傍上名牌无疑能使企业迅速打开知名度,在短期内获得更大效益。很多企业包括一些著名企业在发展初期都曾经试图走捷径,当这些靠山寨起家的企业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后又成为后来者的模仿对象,于是傍名牌、蹭热度、搞山寨几乎成为一种路径依赖,久而久之甚至成了一种“文化”。

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商品与服务的品牌,但随之而来的“傍名牌”侵权行为也越来越多,手段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傍名牌”具有违法行为的复杂性、法律适用的边缘性和违法手段多变性的特点,既涉及不正当竞争和商标侵权的问题,也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还涉及违反企业登记管理法规的问题。“傍名牌”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驰名商标和知名企业的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举个例子,鉴于自主维权的代价之大,许多企业都选择了防御性策略,如大白兔注册了小白兔,阿里巴巴注册了阿里爸爸,老干妈更是将老干娘、老干爸、干儿子等商标悉数收入囊中。在不少企业眼中,这样的防御策略被形象地比喻为“自己山寨自己”。

市场的生命在于良好和充分的竞争,竞争是市场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造福于消费者的内在驱动力。不正当竞争不仅伤害了竞争对手,最终也伤害了消费者。“傍名牌”不正当商业竞争行为的频现,一方面暴露出部分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缺乏基本的商业道德约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司法的惩戒还未常态化,不能有效震慑“傍名牌”不正当竞争行为。

整治“傍名牌”,须猛药去疴。遏制“傍名牌”不正当竞争行为,不能寄望于商家商业伦理的重塑和自我约束,只有依法捆绑不良商家“傍名牌”的不正当竞争手脚,才能维护好良好的市场秩序,维护好消费者权益,也才能达到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