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记者从重庆市司法局获悉,自今年4月重庆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来,重庆市有关部门加强法治保障,取得了良好成效。
由重庆市司法局牵头,市高法院、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为成员的法治保障专项工作组,以加快开放法律服务业、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市场监管体系为重点,为服务业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加快开放法律服务业
在引育涉外法律服务主体方面,重庆市集中在渝中区、江北区、两江新区打造涉外法律集聚区,联合市商务委、市律师协会、市公证协会,培育21家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强化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全市现有涉外律师人才300余人、涉外公证员180名。推动涉外业务交流发展,实现重庆市律师事务所聘请外籍律师担任外国法律顾问试点,目前已有2家律师事务所聘请8名外籍律师担任外国法律顾问。
同时,做优两江新区国际仲裁中心、两江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东盟外国法查明中心,推动设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研究中心和陆海新通道法律服务研究中心等涉外法律服务平台,为重庆市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提供高能级法律服务。其中,公证年均办理涉外公证近5万件,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涉外仲裁已累计受理案件74件,标的额63.74亿元,服务主体涉及16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法律服务业不断对外开放,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两条腿走路,真正实现了为重庆市各类市场主体深度参与国际贸易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聚焦知识产权保护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市高法院牵头成立了重庆知识产权法庭,推动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体系,发布《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申请指引(试行)》等。截至8月,重庆知识产权法庭就受理知识产权纠纷一审、二审案件3325件,进一步鼓励了重庆科技文化创新,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同时,市知识产权局也进一步加强行政保护工作,启动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专项整治行动,2021年上半年办理专利侵权裁决案件6件,查办商标案件314件,涉案金额172.2万元,罚没金额188.2万元。
全市公安机关则以“昆仑2021”专项行动为牵引,严打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今年以来,共侦破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3件,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146人。公安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获公安部贺电表彰,一起案件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
优化市场监管体系
市市场监管局则在优化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上持续发力,建立“双告知、双跟踪、双反馈”许可办理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监管协同机制,首创“山城有信”企业信用码,面向经营户、消费者、管理方、监管员使用移动互联终端“一键扫码、一码明信、一体监管”功能。目前,已覆盖1.38万户市场主体,消费者扫码4.11万次。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会同有关部门抓好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有关试点工作任务,推动长江上游法律服务中心等高能级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综合监管体系,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重庆市打造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提供更高质量的法治保障和服务。(记者周松,实习生肖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