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布最新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这16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 安徽淮北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农产品112批次 6批次不合格 哥伦比亚威胁将否决诺华公司的格列卫药品专利 自媒体的版权许可亟待规范 广东省质监局:22批次童装被检出不合格 青海省食药监局抽检食用农产品142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安徽省六安市市场监管局:2批次野生葛粉菌落总数超标 “全球汽车专利数据库(AUTOPAT)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江西版权知识宣讲走进景德镇陶瓷大学 跨界劲敌强势来袭?!美国半导体公司博通接连对传统汽车企业发起专利侵权诉讼 山东滨州纺织产业“专利导航”明年建成 湖南岳阳“平江白术”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会 商标转让申请受理通知书是否具有可诉性? 北京体育馆路街道开展元宵节非遗体验活动 广东深圳龙岗区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 文化企业著作权可融资租赁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江苏专利奖评奖办法》发布 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再添动力 上海市食药监局抽检6大类食品746批次样品不合格18批次 马来西亚允许将气味、声音、颜色和形状等非传统标志注册为商标 首届全球知识产权生态大会在京召开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出1批次黑芝麻酸价(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湖北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百千万”行动计划 安徽宣城市市场监管局通告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 全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利剑出鞘 强力保护知识产权 “巴士床”屡遭抄袭 倍安生活宣布打假 百雀羚相宜本草登黑榜 均存包装空隙率不合格 内蒙古发布"十二五"农牧业科研成果:年均国家专利近8项 国家广电总局出台意见:媒体融合应重视版权开发 可穿戴设备和IC企业如何制定知识产权战略? 湖南省张家界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122批次 不合格5批次 打通知识产权金融任督二脉 “估值”数字化是关键 浙江“嘉兴粽子”获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广东省食药监局抽检酒类89批次样品不合格9批次 金融创新:打造知识产权增值模式升级版 专利联合执法 纠正标识标注不规范 安徽省局、省总工会联合举办全省真假烟识别技能大赛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家到广西师范大学调研 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食品抽检不合格4批次 登记备案的布图设计不清楚不受专有权保护——评中科汉公司诉飞骧公司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案 四川成都市质监局:1批次洗衣机产品洗净比不合格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抽检23个批次消防应急灯商品不合格6个批次 浙江桐庐县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数字化改革 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江苏南京建邺法院知识产权案件 庭审进校园 海关总署公布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丁真”商标遭抢注需要依法较真 品牌保护公司CSC收购竞争对手NetNames 江西省药监局公布2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化妆品产品信息 苹果三星专利案5年了还没完 美最高院判罚单无效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抽查30批次纸巾纸 1批次宏叶水果系列抽式纸不合格

四川成都:加强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检察机关出具的这份‘体检’报告对我公司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近日,某制药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检察院举办的“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体检”回访座谈会上说道。

2021年年初,四川成都温江区检察院创新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体检”活动,精准服务成都医学城建设,助力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温江区检察院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对某制药有限公司的专利、商标、著作权以及涉诉情况进行调研后,以完善该制药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服务向导,出具了《知识产权保护体检报告》,并定期开展回访,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

这是近年来成都市两级检察院加强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效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问需于企,找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着力点

在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之初,成都市检察院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门纳谏,先后邀请40余名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并主动走访医学城等产业集聚区、家具协会等行业组织,充分听取各类市场主体的法治需求,出台了16条检察举措服务保障营商环境。

同时,两级检察院深入多家药业、生物科技公司等重点企业调研20余次,发现相关企业普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较弱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都市检察机关经过充分研讨,提出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体检”服务,从大众式宣讲向个性化“体检”转变,从案后事后建议向日常预防前移,切实解企业之忧。

检校协作,帮助企业研判知识产权管理风险点

成都市检察院主动联合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共同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体检”活动。温江区检察院针对辖区内成都医学城医药产业集聚特征,特邀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法律体检”专家小组,为目标企业“把脉问诊”。天府新区检察院利用天府中央法务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平台,针对天府中央商务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项宣传,主动对接企业的需求。

确定“法律体检”服务对象后,检察院配合专家小组,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及法律风险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目前已先后发出《知识产权保护体检报告》9份。

善作善成,画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同心圆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体检’服务是检察机关、企业、高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合作探索的新路径,‘体检’只是一个开端,我们要做好后续服务,善作善成、善始善终。”一名全程参与此项工作的检察官说。

除了日常联系,一系列的回访座谈活动在企业中陆续开展。成都市检察机关针对“体检”及回访反馈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服务方式:依托天府中央法务区、派驻检察室、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室等,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一站式”知识产权检察服务;邀请国家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深入重点产业园区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在有效防范技术秘密泄露等企业关心的问题上下功夫,真正为企业降低法律风险提供决策依据;完善知识产权“两法衔接”机制,提前介入知识产权案件线索20余件,优化知识产权“授权确权维权”衔接程序,为企业创新发展建立多元化保障机制。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我们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了。”成都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该市检察机关还将主动服务西部(成都)科学城、重点产业园区及各类科创中心,通过对接政务服务热线、开通“网上检察室”等形式畅通预约渠道,同时,加强“法律体检”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明确“法律体检”边界和标准化问题,加强分析师队伍建设。(记者曹颖频、查洪南,通讯员刘峥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