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揭晓第22届中国专利奖名单,天津滨海新区12家单位12项专利获奖,获奖数量为历年来最高,在天津市占比约63%,同比增长72%。获奖单位均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试点单位,领域涵盖信创、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收获这些荣誉,与新区加快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专利成果转化和运用效能等系列服务举措密不可分。
多项服务举措保护专利
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的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滨海高新区华苑新技术产业园区,2021年入选滨海新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优势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拥有驰名商标1件、国内有效发明专利63项、国外专利8项、有效专利120项,该公司及其子公司、控股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446项。企业负责人表示,客户采购设备前招标离不开专利,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需要专利,壮大保护企业、击退竞争对手需要专利。专利是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法宝,是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
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专利方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新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的系列服务举措。一直以来,新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加快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国家试点城区建设,提高专利成果转化率,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和专利成果对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能,设立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金及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通了绿色服务通道,我们在专利申报、确权、维权等方面节省了许多时间,研发人员可以快速知晓专利申报结果,极大增强了投身科技研发转化的信心。”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运营部总监程林毅说。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次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外观设计银奖”,2021年入选滨海新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企业创新类专利导航”项目。该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6项、有效专利224项,拥有国内外专利300余项,是一家专注于水下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建设
近年来,滨海新区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引进支撑服务机构;采用“1+2+2+N”模式创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立知识产权融资“一站式”服务基地;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开展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训,建立协调顺畅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管理体系;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托管综合服务,设立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金和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建立知识产权融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开展专项企业一对一帮扶工作,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组织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双选招聘会,引育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持续发挥好获奖项目示范作用,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展创新创业和专利技术转化,激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关键前沿技术知识产权创造,形成更多高价值专利组合,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专利授权11953件,全区万人人均发明专利57.05件,专利及商标质押融资额17.18亿元,有效专利总量达72353件;充分发挥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打通了滨海新区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绿色通道,累计受理专利预审2021件、审结2007件,预审合格1146件、获得授权906件,各项考核指标居全国保护中心前列;强化知识产权执法监管,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推动知识产权“严保护”不断深化,截至目前立案查处、破获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案件28件,罚没14.33万元。(记者魏薇、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