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积极兑现专利资助助力城市科创名城建设 河南省质监局抽查50批次建筑内外墙腻子产品不合格1批次 灯饰企业维权再出手:没有买卖,“冒牌货”自然无市场 广东省佛山市食药监局抽检:1批次蜂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 贵州黔南州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农产品合格率是95% 2018广东省广州市电子音响行业高价值专利培育研讨会举办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269批次食品 12批次不合格 Supreme:遭遇“山寨”如何维权? 山东滨州无棣县司法局多措并举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世界杯激情唱响在即 海关护航知识产权保护 上海市质监局:1批次水嘴(普通洗涤、洗衣机、淋浴用)不合格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饮料抽检不合格 黑龙江:军工高粱王酒精度不达标 新著作权法回应网游作品保护需求  专家建议谨慎认定泛游戏合理使用内容 斯蒂芬·罗奇:对中国经济转型,美应多份理解 新疆抽检:7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不合格 人民网评:面对疫苗乱象 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 “制假售假入刑”应成打假的执法共识 5家广东云浮重点企业纳入全国海关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塑目录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阿里巴巴加入打假联盟 Gucci美国退会表抗议 湖南省湘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江苏省委政法委出台文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安徽省蚌埠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53批次 4批次餐饮具不合格 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进知识产权人才规划实施 河北宁晋县多措并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浙江省食药监局: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浙江抽查24批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 不合格2批次 WTO就沙特支持本国盗版组织一案作出终裁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北京市工商局抽检:35批次成人服装商品样品不合格 2015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启动 “太阳轨道飞行器”传回首次测量数据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电饭锅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浙江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中心在杭州成立 韩国大 法院认定为MISKIN 是DIAFORCE 最早开发者 北京两批次粽子抽检不合格 商业无菌不达标 江苏省苏州市质监局:抽查床上用品合格率为96.67%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浙江省抽检:标称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火锅海蜇(即食海蜇)复检不合格 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为何难落地? 四川省成都市质监局:两批次建材产品抽查不合格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81批次 不合格样品1批次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4批次不合格产品食品添加剂超标 雀巢欲起诉加盟商侵犯其商标权 “独乐乐”还是“众乐乐”网络音乐平台争夺独家版权 浙江省绍兴市质监局:三季度中小电机产品抽检37批次1批次不合格 甘肃高点谋划知识产权建设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吕长军:在科技背景下,如何应对知识产权风险 浙江温州瓯海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突破 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市第一

打通监管堵点 对山寨食品“下乡”说不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邓浩认为,要加大对农村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让食品科学知识进村入户,向农村消费者普及食品安全、假冒伪劣食品危害以及如何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等知识,不断提升农村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消费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支持他们自觉抵制山寨食品。

“康帅博”“娃恰恰”“粤利粤”……多年来,山寨食品俨然已成为另类意义上的“网红食品”,那些碰瓷知名品牌的假冒伪劣食品,在网民的言谈中更多是以笑料的形象出现,而它们对食品安全特别是农村食品安全的负面影响,却往往被忽视。

山寨食品通常是以与知名品牌食品高度相似的包装,迷惑性较强的名称、广告词等吸引消费者,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这些年来,山寨食品已把农村当成主要销售集散地,在小超市、小卖部、集市等地方“野蛮生长”。除了侵害正规食品生产企业尤其是知名商标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外,由于在质量上缺乏保障,这些山寨食品对农村居民健康也构成了现实可见的严重威胁。

其实,山寨食品过去也曾在城市里大行其道,但随着监管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强、居民维权意识持续提升,山寨食品在城市里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于是,一些不法企业就把销售重点转移到了农村。

应当看到,目前农村居民的理性消费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整体上还不够强,很多人并不在乎食品是否“山寨”,而是更看重价格是否便宜,一些人虽然希望购买信誉可靠的食品,但却缺乏对假冒伪劣的认知和辨识能力。这便使得山寨食品能够“横行乡里”。

而山寨食品屡禁不绝,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农村市场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与城市相比,农村消费市场较为分散,很容易出现盲区和堵点,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合理调配监管力量。虽然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农村食品安全状况得到了持续改善,但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与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依然存在,尤其在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还比较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和有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5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用2年至3年时间,净化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2020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农业农村、商务、公安、知识产权、供销等部门,印发《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2年)》,启动为期3年的专项整治工作。

顶层设计有了,还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各部门各地区要形成合力,健全跨部门、跨地区农村食品监管协调联动机制,从生产、流通、销售、消费全链条推进。长远来看,监管部门要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手段,强化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农村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在此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农村食品商标保护行动,坚决查处各类山寨食品商标侵权假冒案件,对商标侵权食品生产、销售及商标标识印制等整个产业链条予以坚决打击。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让食品科学知识进村入户,向农村消费者普及食品安全、假冒伪劣食品危害以及如何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等知识,不断提升农村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消费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支持他们自觉抵制山寨食品。对山寨食品“下乡”说不,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人人有责。(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