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2部门联手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三部门重拳治乱 严守食药安全底线 曝光“西布曲明”咖啡、假药、假种子等15件典型案例 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就强化养老服务领域食品安全管理作出部署 五粮液回应网红冰淇淋侵权:暂时不管 2016中国创新创业版权成果展开帷幕 3·15关注学生消费安全 警惕!学校周边不合格玩具“误伤”孩子 网络作品频现“伪原创”背后盗版侵权套路深 知识产权助力中国品牌发展 32家企业机构在天津发起倡议 加违禁物质重金属超标 纤黛膳食植物纤维被查禁 美国最高法院加大故意侵权者逃避责任的难度 专利显示苹果仍在探索MacBook 虚拟触控键盘 海南三亚知识产权“活水”吸引国内外机构慕名合作 广东省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阿里巴巴下猛药打击盗版假冒 欲为IPO扫平道路 强化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十分必要 市场抽检:Angel等标称商标童车未达标 湖南株洲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豆制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国家工商总局流通领域节能灯质量抽查检验结果 每经热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经济释放新活力 永康休闲车业依托 知识产权“闯世界”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去年陕西高校获授权专利9950件 比15年增加1711件 安徽省宿州市抽检147批次食用农产品 不合格5批次 《哈利·波特》第8部未出版 淘宝热卖侵权书 三部门联合公布201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英国知识产权局宣布时尚频道Fashion One的两件商标无效 新疆抽检:大漠古海冰泉等5批次饮料不合格 谷歌将允许用户举报销售假冒商品的网站 山东济宁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2个成品油样品不合格 海南省7批次糕点检测不合格3批次检测出柠檬黄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1批次餐饮食品(鲜面条)不合格 让知识产权战略护航创新发展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评论之十 山东省青岛市质监局抽查20批次建筑安全玻璃产品不合格2批次 津办2016天津市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发明设计大赛 湖北省孝感市食药监局:1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上海市质监局:2批次人造板产品不合格 河北沧州献县首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凡客、南极人家纺产品不合格 欧专局基于网络的在线申请服务CMS将停用 全球专利申请量连续第五年上升 辽宁省食药监局: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中国大陆企业在美获批专利数量增加28% 浙江温州瑞安各类专利超两万件 知识产权“质量”双提升 安徽滁州全椒县市场监管局运用知识产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山东抽查15批次纸尿裤(片、垫)产品 不合格1批次 出版社有权修改作品吗?你可能想错了 江苏省东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第10期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 “表情包经济”需解版权之困 发型设计可以构成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吗? 不能让“造假”的跑赢“打假”的

广东广州市版权投资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3月25日下午,在广东广州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版权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支持下,由广州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承办的“数字经济下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促进活动”在广州文化和旅游产业风投小镇·紫泥堂举行。会上,在广州市版权局、广州市黄埔区委宣传部的见证下,广州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共同搭建的广州市版权投资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在此次活动上,与会嘉宾还共同探讨了在数字时代下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和版权产业的市场发展问题,为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发展提供了经验交流平台和分享了发展新思路。

中心将促进版权持有企业与投资机构有效对接

据了解,广州市版权投资服务中心将围绕版权登记代理、版权价值评估服务、版权维权服务、版权知识培训等四大板块业务,加大金融对版权产业的赋能,立足于广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促进版权持有企业与投资机构对接,着力破解版权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据相关统计,2019年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达9584.2亿元,同比增长29.1%。网络版权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内容质量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在文化企业获取经营收益中,版权资产占据市场的核心位置,版权内容的生产、管理、保护和运营,也成为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上,首批黄埔区版权和金融服务工作站、版权和金融服务创新企业的授牌仪式也同场举行。与此同时,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黄埔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广州市版权投资服务中心主办的“金木棉”游戏动漫IP评选活动也正式启动,活动每年举行一届,评选结果将于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公布。入选单位更可获得版权投资基金、文化特色银行的特殊金融支持,更有产业对接、IP孵化等多套组合拳助力企业发展。

数字时代文旅发展未来空间巨大

活动中,来自业界和院校的嘉宾围绕“数字经济下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探讨。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曹凤霞教授表示,数字时代,文旅产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非常密切,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需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更多的探讨和实践。“如今不少商业模式不成熟,一些数字+融合的实践也面临阻力,建议通过精细化的运营,实现流量变现,增强用户粘性,并以科技赋能云端业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曹凤霞教授说。

与会嘉宾认为,数字文化消费风口中的中国文旅IP打造已经成为主要趋势,结合数字文化消费,业界应探索更深度的沉浸式体验,并进行平台内容工业化生产的探索,尤其是以科技助力文化生产要素与泛产业赋能连接更是至关重要。(记者 陈薇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