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投资新趋势:雇美国研发中心搞专利 不能让农村成为伪劣商品的“乐土” 大湾区知识产权 服务体系加入“保险” 大学生“专利哥”为何难过成果坎? 私房粽刷屏朋友圈,食品安全如何监督 创造性判断如何把握“相反技术启示” 近半数中科院专利被成功拍出 有望进入市场 安徽马鞍山市抽检:标称马鞍山市两岸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菜籽油不合格 质检总局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果汇报 欢乐海洋牌舒通诺口服液等违法广告被曝光 韩法院就游戏“传奇”版权争端做出判决 世纪华通胜诉娱美德 德国发现进口火鸡肉抗生素超标 日制造业再“打假”:三菱材料多家子公司涉数据造假 遭检方搜查 江苏淮安: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乘风破浪” 北京今年重点整治恶意侵权APP 特许经营:如何迈过知识产权“门坎儿”? 四川省凉山州工商局:26个批次商品抽检不合格 粤港澳严打世界杯侵权商品 卫浴假名牌泛滥成灾安全差保障差 江苏南通:2020年1—12月专利商标创造动态 吉林长春净月高新区三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站挂牌成立 江苏昆山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7批次有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831批次食品样品 不合格1批次 江苏省遴选知识产权法律顾问 温、杭、广三地高新区牵手布局知识产权战略联盟 山东日照市质监局抽查食品相关产品等产品1批次不合格 安徽黄山市创新维权机制多元化解纠纷 2019中国国际商标节落幕 甘肃兰州品牌广受赞誉 俄罗斯联邦工业产权研究院举办有关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工作的网络研讨会 浙江省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情况公示(2022年第27号) 新修著作权法将对媒体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53批次陶瓷砖产品 不合格2批次 湖北发布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上海市工商局抽检:19个批次剃须刀、电推剪样品不合格 俄最高法驳回俄商人欲注册Baidu商标上诉 国家网信办:50家违法违规网站及公众账号被依法关闭 商标是企业抢占市场的“武器” 河南新乡市抽检6大类食品61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电商产品三成不合格:100%羊绒衫没有一丝羊绒 “胶水牛排”可以吃吗 假冒乱象须重视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 山东省专利信息应用专题报告会在泰安市举行 安徽省六安市食药监局抽检餐饮食品23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山东济宁金乡再添1枚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四维、申鹭达等品牌水嘴、花洒抽检不合格 浙江宁波海曙法院发布KTV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50项专利获首届甘肃省专利奖励 山东潍坊新增11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总量达37家 四川省成都市工商局:1批次车用柴油抽检不合格 浙江省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撕下假名牌,还原“山寨”医院真面目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全系统开展坚决清理整治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行动,逐一核查在名称中使用“协和”“华山”“同济”“华西”“湘雅”“齐鲁”“同仁”等知名医院字号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含企业、个体工商户)。全面清理含有知名医院字号的市场主体。对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及医院管理、医疗美容、药品等相关行业企业,其名称在使用中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一律依法予以纠正。(2月7日 《北京青年报》)

现在“协和”“华山”等知名医院遍地开花,可绝大部分都是“山寨”医院,冒充知名医院的品牌。此前新华社曾统计,全国有1700多家“协和医院”,只有3家是正宗的,其余均为“李鬼”。另外,全国有4622家“中山”,有926家“同济”,有828家“华西”……可见,“山寨”知名医院已泛滥成灾,严重侵权,社会影响极为恶劣,扰乱患者的认知,急需采取全面清理措施。

知名医院的医疗技术高、口碑好,社会影响力巨大,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成为很多人的看病首选。然而,各种“山寨”“高仿”医院充斥市场,以所谓联合经营、分支机构、长期合作等旗号忽悠人,比如用“地名+协和”的名字来包装自己,千方百计与知名医院扯上关系,并进行夸大的虚假宣传,令患者误以为是真的知名医院。

显然,此举都是在故意“傍名牌”,藉此获得患者信任,给“山寨”医院引流,以达到赚钱目的。“山寨”医院的收费很高,经常利用信息不对称,将小病说成大病来吓唬患者,巧立名目增加收费项目,或者搞术中加费,医疗技术却没有保障,患者实则成为被宰羔羊。知名医院被“山寨”的后果非常严重,许多患者辨别不出真伪,往往被“山寨”医院的名字和广告所欺骗,最终以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来试错,产生了很多医疗纠纷事件,知名医院的品牌亦因此受损。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山寨”知名医院问题,频频出手整顿。去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曾发文,要求对知名医院等机构被冒牌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整治,切实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7月23日,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医疗机构擅自使用“协和”“同仁”等标识的将不予以登记,并要求省级单位对现有的挂牌医疗机构采取清理措施。从实际清理效果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直至去年10月,医疗卫生领域的“假协和”仍然存在400多家,说明“山寨”问题依然严重。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知名医院之外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无权利人直接授权的,一律不得在名称中使用“协和”等知名医院字号。期待监管要长出“牙齿”来,切实维护广大患者的利益,在此次全面清理的过程中,顺势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监管标准,并对“山寨”行为施以重罚,拒不改正者将其摘牌。如此,就彻底斩断了“山寨”医院的后路,将“假名牌”撕下来,还原真实面目,让患者认清楚真假知名医院,不再受到欺骗。文/江德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