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3月6日电 在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数字技术支撑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校长陈晓红近年来关注的重点之一。
去年两会期间,委员陈晓红提交了实施标准化战略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今年她结合调研,就加强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提交了提案。
“国家提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并明确提出要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一重要战略部署必须抓紧推进落实。”陈晓红对记者介绍道。
2020年陈晓红通过多地走访调研,发现新业态知识产权属于“知识产权保护前沿高地”,侵权现象高发频发,专利和商业秘密纠纷等时有发生;欧美制造强国企图通过滥用专利诉讼等,阻碍我国头部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和推广运用。
对于当前我国新业态知识产权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陈晓红认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根基不牢,新业态企业专利运用手段较为单一且水平较低,新业态品牌价值培育能力亟需加强,并且知识产权海外布局较弱,海外专利布局整体不足,缺乏对目标市场国的专利动态跟踪监测和风险预警,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风险点筛查诊断等防控体系,存在知识产权外流风险。
陈晓红举例说:苹果手机中共有26000多件专利,而苹果公司真正拥有的不到10%,大部分都是通过收购或交叉许可的方式获得。美国高通公司每年的110亿美金收入中,也有1/3来自于专利许可。
据了解,学校和科研院所站在科学技术的最前沿,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产生的专利往往是最值钱的核心专利和基础专利。可学校和科研院所往往不知道这些专利的商业价值在哪里,而国外专利买家,却能够用比较低的代价获得这些专利。
“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仍相对滞后,新型智力成果如数据和算法、商业模式、全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等的保护不周延;通过现有法律法规,还难以对商业方法、思想创意、商业模式创新等进行整体、全面保护,同时相关新业态企业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后,行业组织与产业联盟的及时指导与援助急需跟进。”陈晓红介绍道。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陈晓红在今年两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高质量专利夯实知识产权保护根基,加快建立新业态高质量知识产权评估指标体系,全流程、全要素、全产业链对标,引导新业态企业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同时要强化新业态企业品牌培育,提升新业态品牌影响力和价值。
同时,全面提升关键技术领域海外布局能力。鼓励企业与专业机构深入开展关键技术专利布局态势分析、PCT专利申请策略等合作,开展好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知识产权布局。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提升重大知识产权风险协同应对能力。
“加快建立新业态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引导行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她认为应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业组织协调,全产业联合”的机制,协同应对重大知识产权风险。
“知识产权是为知识‘定价’,给创新‘赋权’。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是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用正不断彰显。”陈晓红委员认为,在数字化改革与转型全面推进的新时期,必须更加重视做好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从而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林洛 巢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