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下午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总的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聚力“全链条”,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安全防线。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是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从现实看,知识产权领域的乱象治理依然艰巨,最为典型的是维权难度较大,“成本高、赔偿低”,难以对侵权行为形成有效威慑。为此,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加强协同配合,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要统筹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
打通“肠梗阻”,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在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已经发展到了高度依赖知识产权的阶段。可以说,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首当其冲应当强化和践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知识产权领域部署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但现实中还存在体制机制管理不合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等问题,制约和影响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为此,要研究实行差别化的产业和区域知识产权政策,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制度,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健全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完善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抓紧落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要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时研究制定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等领域保护办法,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改进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研究制定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相关制度。
提升“开放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迫切需要更加密切高效的国际合作,无论经贸往来还是创新合作,都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一直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截至目前,加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与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签订了多双边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与50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建立正式合作关系。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走深走实,就一方面,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展示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另一方面,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则,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作者:北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