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步入冬奥场馆、冬奥社区和冬奥酒店时,无需借助任何头戴设备,就能看见“漂浮”在空气中的全息指示牌、智能助手管家等高清、全彩影像,将带给参赛选手和观众一种全新的体验。这项由经开区企业未来(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黑科技”)提出的“冬奥会一体化智能全息解决方案”被评为优秀设计方案。
创新产品、方案获得认可,得益于未来黑科技公司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公司创始人徐俊峰说,未来的竞争将由技术竞争转向激烈的专利竞争,只有提前做好布局,设置知识产权壁垒,才能在未来产品出海参与国际竞争时掌握专利竞争的主导权,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仅今年上半年,未来黑科技公司申请发明专利即达30项。
像未来黑科技公司一样,创新已经成为经开区企业最闪亮的“名片”,数据显示,北京经开区企业1-9月共申请专利10983件,同比增长45.16%,其中 发明专利5957件,同比增长70.69%,共申请PCT专利337件,同比增长59.72%。目前,北京经开区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7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家;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58家,示范企业60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4家。
在经开区,创新型企业坚持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在智拓视界公司,研发人员基于几何与三维技术,通过一个摄像头就实现了对人脸的精准快速建模,将抽象的几何学原理应用在计算机图形、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领域,有望将这项基础技术应用在更多领域。智拓视界公司CEO李维说,“这项核心技术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可在自动驾驶、智能语音、影视动漫等领域进行广泛应用”。据了解,智拓视界基于该技术的先进性,授权的发明专利从申报到授权均用时不超过4个月。
经开区企业的创新更显产业担当。年初以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北京经开区企业迅速行动起来,推出系列相关产品,成为抗疫的“利器”。比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紧急研发新一代高效空气净化系统的空调滤清器产品,并通过中汽研华诚认证中心的最高等级“CN95级”认证,为守护消费者的健康提供科技支持。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专利申请超4700项。
长期以来,经开区注重提升创新主体积极性和知识产权质量,实现知识产权创造由多向优、由大到强转变。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专利数量质量协调发展,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稳步增长,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布局合理、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支撑保障作用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同时,深入研究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调开展创新与技术研发,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参与研发创新全过程,提高专利布局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知识产权全球竞争力。
探寻北京经开区知识产权工作数量质量提升的“密码”,得益于创新创业主体的活力迸发,有赖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只有让知识产权创新者得到丰厚的回报,才有可能持续创新的动力。”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打好常规牌的同时,进一步构建知识产权服务模式,搭建“一中心三站五点”服务格局,有效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在疫情期间,北京经开区下发关于进一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企业共克时艰的若干措施(2.0版)提出,“对于年度授权的发明专利、PCT分别奖励5000元/件、1万元/件”的支持措施,智拓视界等公司就是受益者。
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还将大力推进经开区知识产权创新发展,通过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提升知识产权整体发展水平,建立经开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打造涵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为一体的,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助力创新发展。(融媒体中心记者 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