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关乎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希望。知识产权,事关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公安机关始终在路上。
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昆仑2020”专项行动,紧紧围绕服务复工复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将侵权假冒特别是事关健康和安全的制假售假等犯罪活动作为打击重点,已破获侵权假冒刑事案件1.1万余起,涉及食品药品、服装箱包、汽车配件、家用电器、儿童用品、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多个领域,摧毁了一大批制假售假犯罪团伙,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重拳出击严打网络侵权假冒
万人围观的带货直播间内,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主播廖某被公安机关抓捕——今年8月,上海警方侦破本市首例利用“网红主播直播带货”形式对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抓获正在直播带货的廖某等犯罪嫌疑人40余名。
剑指网络售假,全力营造安全、清朗、放心的网上购物环境,全国公安机关在行动——
8月,上海市公安机关破获“8.28”利用“网红直播带货”销售假冒品牌箱包、服装、首饰、手表案,抓获包括一名拥有百万粉丝“网红”在内的40余名犯罪嫌疑人,案值5000余万元。
10月,江苏盐城公安机关会同广东、浙江等地公安机关同时收网,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个,现场扣押各种假冒品牌服装1.2万余件,彻底摧毁整个制假团伙。
利剑出鞘,绝不手软。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破获利用“直播带货”“网上店铺”等渠道方式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刑事案件1400余起。同时,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部门联动共推进,先后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实体市场开展执法行动3.1万余次,组织开展销毁侵权假冒商品活动140余次,有力保障了消费者和权利人企业合法权益,维护了良好市场秩序。
智慧赋能精准研判主动打击
当前,制假售假呈现职业化、专业化、网络化,加之犯罪手段不断变换翻新,复杂性、隐蔽性不断增强。
不法分子为了降低被查处风险,常常会虚拟发货地址、“零库存”下单订制、“货、标分离”拼装销售、随潮流直播带货,这些新犯罪手法给公安机关案件侦破带来了难度。
如何破题?公安机关通过“智慧公安”赋能,有针对性地严厉打击防范侵权假冒犯罪。
上海公安机关在充分发挥物流查询、资金研判、数据分析等方面专业优势的同时,依托前期建立的“警企协作”和长三角区域警务协作机制,汇集各方资源,迅速查清涉案商品制假源头和销售流向。广东公安机关始终将情报信息作为破案攻坚的重要支撑,依托大数据平台,全面梳理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各类案件线索,建立重点线索及时落地、重大案件及时配侦机制。山西公安机关依托公安大数据,紧紧抓住资金流向、物流信息,积极深挖扩线,全面收集固定证据,确保违法犯罪事实全面查清、生产销售情况全面查实、资金物证信息全面查证,做到犯罪事实清楚、定性准确。
智慧引领,科技赋能。各地公安机关以数据破题,拓源扩线,为“打源头、端窝点、铲链条”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机制协作联动凝聚合力
制度创新出效能。全国公安机关积极打破警种、地域壁垒,进一步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加强与检、法机关沟通协商,切实聚起打击食药环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犯罪的强大合力。
北京市公安局深化“公安+其他行政机关”模式,推动建立市、区、街(乡)三级联动格局,实现同步打击整治。同时,强化区域联动,依托京津冀警务协作机制,加强执法办案协作,做到“同步推、同步打”。浙江省公安厅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联席会议的机制优势,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对案件办理中一些难点和分歧点在省域范围内达成公、检、法的共识,提供明确的操作规范。
各地公安机关还持续深化与电商平台企业合作,实施对网上涉假线索的全天候排查,侦破了一系列案件,打掉了一批制假售假犯罪窝点。
凝心聚力,攥指成拳。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打击侵权假冒、保护知识产权,事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励创新创业,是新时代公安机关肩负的重要职责任务。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进一步加强专项打击,突出重点领域,强化破案攻坚,不断推动“昆仑”行动深入开展,并继续加强同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水平。(宋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