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一到逢年过节,各具特色的民俗,徽剧、傩舞、抬阁、板龙灯等传统习俗被搬上舞台,传承至今。
徽剧
婺源徽剧被誉为京剧之源,剧目通俗易懂,声腔雅俗共赏,曾伴随徽商的脚步走遍全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6年,婺源徽剧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源县亦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从培养、展示、宣传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徽剧保护传承工程,让徽剧这一古老的戏曲瑰宝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
傩舞
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是一种古典舞蹈与彩绘木雕的相结合的艺术,节目多为神话和民间传说。表演上保留古朴、粗犷、夸张、简练的独特风格。音乐伴奏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有专用的锣鼓谱和曲牌。婺源傩舞是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现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抬阁
每年的元宵节前后,在婺源,通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巡游于街市:他们以木板为台,男童女童立于台上表演故事,下面则是多人前后抬杠,用一根铁棍来固定台上的人物,台上儿童穿着鲜艳,面容生动,此非游戏玩耍,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抬阁”。抬阁是江西婺源民间极受欢迎的文化活动,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当时民俗活动分外热闹,百姓想着点子活跃大小节日气氛,婺源抬阁应运而生,为婺源的民间艺术增添了绚丽一笔。
婺源板龙灯以各地宗族的祠堂、街道里弄等为灯会单位,按男丁以户籍出灯,故有“人头灯”之称。自古以来,宗祠不仅是乡村最好的建筑,而且又是族人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神圣、权威、荣耀等属性。婺源板龙灯多数都以祠堂作为大本营,族人在这里商讨迎灯事务,还有加工制作并存放龙头、龙尾。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演进,婺源板龙灯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演技精湛和色彩浪漫的民间艺术,不但保留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还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增添了节庆日喜庆气氛。(记者 许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