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适用知识产权“严保护”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通告4批次食品不合格 甘肃省兰州市食药监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上饶县一砖厂违规排放废气 被环保部通报 黄鹤楼酒业等企业频遭商标侵权 湖北武汉推进“订单式打假”维护企业合法利益 人民网评:面对疫苗乱象 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 医院“傍名牌”顽疾何以久治难愈 英国知识产权局发布2016至2019年整体计划 广东广州市版权投资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抽检:标称武汉春塔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白砂糖不合格 葡萄牙关于在数字环境中保护版权内容的新法规 淘宝网店亏本甩卖剃须刀 背后隐藏亿元造假链 湖南长沙县: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解决视频盗版问题 Facebook收购新公司 利盟检测假冒耗材技术获美国专利 今年1—5月四川资阳新申请专利330件 加拿大卫生部对4款中国产益智玩具实施召回 手机扫扫二维码 就可让海淘假货现原形 黑龙江省食药监局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8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甘肃兰州市食药监局抽检254批次食品3批次不合格 三元公司申请注册含“极致”商标被驳回!因为…… 捍卫“新华字典”之名是知识产权胜利 华谊兄弟牵手美国STX 将享有影片著作权 “秋风2019”进行时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布“6·18”假冒央视名义非法活动案等7大典型案件 安徽蚌埠市食药监局抽检蜂产品2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广东深圳拟修例解决知识产权维权“赔偿低”等问题 陕西省兴平市市场监管局抽检96批次食品 5批次不合格 广西药监局:9批次洗发液类化妆品不合格 中国技术企业助力非洲铁路现代化 2批次食品国抽不合格 四川通告核查处置情况 四川攀枝花市知识产权“五进”活动拉开帷幕 中国专利查询系统新增日、韩、德、法、俄5个语种界面 宁夏质监局抽查220批次家具建材类产品不合格14批次 广东茂名:实施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重拳打击侵权 工商总局公布央视3·15晚会曝光案件处理结果 英媒:新兴市场专利申请量超过西方 贵阳恒昌生态农业公司两批次产品不合格 美国会成立版权索赔委员会以处理小规模侵权申诉 上半年陕西公布对标结果数居全国前列 反不正当竞争法应还知识产权法本色 《哈利·波特》第8部未出版 淘宝热卖侵权书 不防盗的防盗门:抽检87批次产品 21批次不合格 广西质监局抽检化肥产品10批次不合格 建筑物要筑牢知识产权“防火墙” 阿联酋商标局下调商标注册和续展费用 山东威海市食药监局抽检蔬菜制品12批次不合格1批次 北京联合大学: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 中国创新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2019)》在“双十二”发布 陕西省食药监局抽检98批次食品5批次不合格

广西南宁市加强非遗传承保护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广西南宁江南区沙井街道东南村周家坡的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这个在周家坡古建筑群基础上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已逐渐成为南宁市民了解非遗、传承非遗、享受非遗的文化乐园。

在南宁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基本同步建立了传承基地或传承示范户,并给予传承基地、传承人一定的经费扶持,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同时,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传承示范户、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各类非遗保护平台,推进壮族歌圩文化(南宁)生态保护区建设。南宁市在推进非遗保护平台建设的同时,每年精心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培训,通过现场教学、观摩体验等形式传承发展非遗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

在每年的“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宣传活动中,南宁市通过精心组织策划各类非遗展示宣传活动,集中展现本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2019年以来,南宁市还组织开展“南宁礼物”大赛、民族服饰大赛等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赛事活动,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以“壮族三月三”为契机,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民俗节庆活动,大力宣传展示民族文化。如,青秀区举办了“芭蕉香火龙文化节”,内容包括壮族三月三“芭蕉香火龙文化节”开幕式暨国际舞龙大赛、“三月三歌仙节”等,为节日集聚人气;南宁乡村大世界举办“三月三”壮乡美食节,推出壮乡长桌宴、壮乡簸箕宴,为游客献上了富有壮乡特色的美食。

在非遗对外传播交流方面,南宁市立足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精心搭建传播平台,不断探寻南宁非遗对外传播新路径。如,每年举办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文化走亲等文化活动,让南宁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同时,积极搭建对外民族文化交流的渠道,组织艺术院团开展对外民族文化交流演出,有效带动南宁文化影响力、辐射力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组织开展的“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通过赴东盟各国举办交流演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赢得了东盟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赞誉。已连续7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有效推动了东盟各国的艺术交流和文明互鉴,被纳入文化部主办的“中国—东盟文化论坛”项目。

近年来,南宁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立足区域特色,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多举措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促进民族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据统计,2016年以来,南宁市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5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9人。截至目前,南宁市共有7项国家级、139项自治区级、2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77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81人。(记者 郭少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