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O探讨大学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 吉林发布不合格产品信息:抽检3类食品不合格样品8批次 三星为何能成为苹果“唯一敌手”? 广西柳州:强化知识产权监管还市场一片“蓝天” 华媒:洛杉矶警方吁警惕化妆品假货 部分含动物粪便 河北省抽检:“坝强”普通硅酸盐水泥等10批次水泥产品不合格 如何认定贴牌加工商的“恶意抢注”行为 化妆品拼的也是知识产权? 北京市公安局:前9月共破获“环食药”领域刑事案件483起 江苏南京市食药监局抽检799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3批次 合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三星堆”相关商标遭抢注 商标不是拿来“炒”的更不是拿来“讹人”的 重庆文创协会版权登记服务中心成立 将提供IP孵化与投资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室内加热器不合格 标称安徽省传才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成功步步糕霉菌超标 四川省成都市质监局抽查200批次食品相关产品不合格5批次 广东东莞建成11个知识产权运营相关平台 以专利服务推动市场开发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7组延长线插座抽查不合格 涂料商标打假案侦破 深圳百策调查功不可没 全国仅32种胶原蛋白获正规批号 市场销售不下百种 云南省丽水市新增2个省级区域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县(市、区) 山东淄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服装80批次 9批次不合格 宁德依托“互联网+高知名度商标”掀起创业潮 山东济南莱芜区已有66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美国最高法院就一件冗长的版权纠纷进行裁决 广东韶关:知识产权纠纷诉讼服务处首场专题讲座举办 作品改编为何频频“改”出争议? 工商联合公安打假海口查获千桶假冒进口润滑油 山西省质监局:16批次消费品质量不合格 辽宁大连市抽检397批次食品样品 不合格9批次 吉林省工商局抽查流通领域鞋类商品35组不合格 湖北咸宁“崇阳白茶”成功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中国(洛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伊滨 企业名称不得擅自将他人注册商标等用作字号 韩后等品牌防晒化妆品被检出不合格 中国企业被判盗用Under Armour商标 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 护航广西柳州企业“走出去” 上海市质监局:1批次记号笔产品抽查不合格 关注《电子商务法》:微商“零门槛”经营状况鱼龙混杂 河南省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4期) 浙江:宁波行政向司法移送首例侵犯美术作品著作权涉罪案件 著名商标认定程序进一步简化 质检总局在东莞召开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作推进会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市场监管局抽检50批次食品 1批次黄豆芽(粗)不合格 体育大赛IP为何遭疯抢? 山东临沂莒南县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加快高价值专利培育 助推产业升级 罗马尼亚即将发布旨在保护商业秘密的新要求 版权意识觉醒“护航”知识经济发展 内蒙古启动蒙医药专利池计划 河南焦作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助推乡村振兴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如何“乘风破浪”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已无法回避知识产权在其发展目标中的战略作用。但持续的研发支出使得企业亟需将知识产权资产化进而实现有效的资本融通,特别是众多中小轻资产科技企业,发展初期往往面临经营利润相较于研发开支的严重入不敷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正是在国内企业逐渐技术化转型,中小科技企业融资路径狭窄,知识产权行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2006年,交通银行发放了第一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这是我国金融机构首次对于知识产权价值的认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国家的高度关注,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迅速公布了6家地方知识产权局作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正式拉开了我国专利质押融资的序幕。短短十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就密集发布了多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政策,从风险补贴到融资成本补贴到评估费用补贴、担保费用补贴、保险费用补贴到担保资金池的设立,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快速发展。

现阶段,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主要有银行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保险主导模式和知识产权运营公司主导模式。银行主导模式为银行牵头,有担保机构或其他风险缓释机构参与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这种模式以传统资产抵质押贷款为模板,以银行创新为主导,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关注的是融资企业的实际还款能力和抵质押物是否足值。政府主导模式是由各地政府响应中央号召牵头来推动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政府履行部分风险补偿义务,充当“风险分担主体+评估主体+贴息支持”等多重角色。保险模式是主要是保险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保险产品,降低贷款风险,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例如,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负责协调专利服务、保险、担保、银行等机构成立了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服务联盟,建立并形成“荐、评、担、险、贷”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工作体系,保险机构、担保机构和银行三方按6:2:2的比例共同承担融资风险。知识产权运营公司主导模式由知识产权运营公司、银行、担保、保险、评估、投资以及政府风险补偿、民间资本共同参与,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投贷联动”,实现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虽然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整体规模已从最初的每年几十亿元迅速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853亿元,但其业务的核心难点依旧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知识产权质押物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其风险处置的可能性有多高?如果失去了政府的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否还能迎难而上?

说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就得涉及到知识产权三个重要属性:技术属性、法律属性、商业属性。商业属性是知识产权价值的最直观、最有效体现,却也是现今众多知识产权的软肋。这当然同知识产权特殊的商品特性和曲折的效用实现方式有关。国内有不少对于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组织方式的理论探索,但从实际开展的情况来看,点对点的私下交易以及网上数量不多的拍卖依旧是现阶段接受度较高的成交方式。这两种交易模式还很难提供可信的横向估值依据;另外,更重要的是,知识产权作为非标类产品,其本身交易成本较高。买方需要具有较强专业能力,或通过专业机构,才能从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法律维度辨别其基本价值。而当前市场上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良莠不齐,这就极易形成逆向选择市场。

严把知识产权质量关已是现阶段提升知识产权交易活跃度、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可持续增长的迫切选择。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提出要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2020年,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2020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强调“强化知识产权质量导向”;与此同时,各家金融机构在开展知识产权融资时,也越来越重视判断企业所质押的知识产权是否是该企业经营的核心专利、核心技术或核心无形资产。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原本生产要素的含义丰富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并明确提出要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在我国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红利释放空间日益萎缩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作为资本、技术、数据的综合体,首先具备了技术创新所可能带来的收益扩张效应。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产权的数据属性使得其天生就具备了可复制性、可共享性、规模报酬递增性。随着国家要素市场的改革,优质知识产权必将会展现出更为独特的魅力。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知识产权价值的实现者和知识产权要素市场改革的践行者,正是金融和知识产权的结合才显著提高了知识产权的流通性和被认可度。随着知识产权质量的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交易基础的不断夯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基础氛围即将发生新的变化。以前只考察企业还款能力,只在意风险分担机制,忽视知识产权质押物可处置性的融资模式将不再适用。只有普遍提高对融资方的知识产权质量要求,形成知识产权处置的有效市场环境,才能更加有效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科技型初创企业和技术密集企业的支持。在新的历史机遇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也必将以市场化改革为船,以知识产权质量提升为帆,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乘风波浪。(章 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