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不合格童装退市 “喜凯”2款甲醛超标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8批次熔喷布产品 不合格2批次 如何理解与适用商标审查标准一致性规则 河北张家口市市场监管局:17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四川成都市工商局:个别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等项目不合格 四川省食药监局抽检2类食品528批次样品不合格19批次 类似适马Foveon 索尼公布三层传感器专利 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507批次食品 不合格9批次 浙江宁波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 甘肃省肃南县知识产权申请专利349件 陕西省宝鸡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农产品158批次 不合格4批次 调查显示2019年大量美国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假冒商品 山东省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合生元自称产品及包装符国标 律师质疑其虚假宣传 安徽滁州全椒县市场监管局运用知识产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河南省质监局抽查80批次油漆产品不合格2批次 浙江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不合格 重庆消委会开展安心裤比较试验15款全部检出“回渗”使用体验感差 假冒商标、添加禁药,网红减肥产品乱象亟待遏制 广西抽检发现:2批次乳制品、肉制品不合格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餐饮具不合格 涉及餐碗、餐盘、餐杯 江苏省抽检:标称安徽鹏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芝麻味无蔗糖苏打(饼干)不合格 专利复审委公开审理丙肝“神 药”专利无效请求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市场监管局抽检220批次食品 5批次不合格 EUIPO和Europol合作打击知识产权在线侵权 安徽淮南市“三进一严”全力优化全市知识产权环境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423批次食品 7批次不合格 游戏插件“捉妖”,能否想捉就捉? 贵州省质监局抽查17个批次轻质隔墙条板产品不合格2个批次 美国专家就初创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给出建议 质检总局发布烟花爆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安徽省去年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超前十年总和连续第六年翻番增长 质检总局发布今年前10月缺陷产品召回情况 日立金属借专利封锁市场 中企反击其涉嫌垄断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532批次 不合格8批次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速冻食品(精品五花肉串)不合格 “假冒伪劣商品”之殇 如何“治” 日政府力争2019年就安全及知识产权举行中日对话 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又有新举措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十万餐企食品安全知识大测试”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2批次食品不合格 北京大兴机场临空区设立知识产权工作站 河南省抽检:1批次小磨芝麻油复检不合格 LG开放专利 是“慷慨解囊”还是另有图谋? 专利联合执法 纠正标识标注不规范 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的“山东经验” 河南新乡市抽检6大类食品61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奥特曼”制作公司成被告 被指侵犯版权 江苏省南通抽检:22份食品样品不合格散装酱腌菜问题多 广东深圳龙岗检察:跑出知识产权保护“加速度”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抽检:2批次花生样品不合格

数字音乐:建立版权秩序后,付费机制亟待完善

近年来,我国数字音乐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更快更好地传递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线下音乐活动严重受阻,这促使音乐产业进一步向线上转型,并催生了数字音乐平台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

为了推动我国数字音乐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强化人们对于音乐版权价值的认可,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马一德建议,完善线上音乐付费机制,提高网络音乐付费率。

据了解,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原因,当前,我国数字音乐产业正呈现出96%的高正版普及率与5%的低正版付费率并行的发展态势。今年,受疫情影响,音乐产业也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业内人士认为,马一德代表的这一提议可谓顺应在线音乐产业的发展大势。马一德在建议中分析称,中国在线音乐用户基数庞大,产业增长空间巨大,如能有效提升付费用户比率,不仅能推动数字音乐产业稳步发展,更能强化人们对于版权价值的认可,从而促进中国其他版权产业的协同发展。

事实上,针对目前数字音乐平台付费率普遍偏低的状况,已经有国内从业者开始尝试突破。近日,国内某数字音乐平台在非会员用户中的歌曲切换之间进行了个性化语音推介插播的小批量测试。然而,这一小小的测试很快便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如此插播对非会员用户的音乐体验有损害,可能导致用户的流失。但在音乐行业,这一尝试也获得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尝试其实是海外成熟的数字音乐付费转化模式的一次借鉴和试水。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流媒体平台,Spotify正是借此实现了超过45%的付费转化率,而除了对非会员用户进行音频推广的插播外,Spotify的会员还能获得很多非会员所没有的服务功能,包括高音质音乐、无限制切歌、可下载离线音乐等。在海外很多发展较为成熟的数字音乐平台的运营模式中,低价、免费的初期服务策略最终都是为了指向付费转化。

当然,用户对于包括数字音乐在内的各类网络文化应用的体验感受,永远值得相关运营商重视与维护,但无论是用户还是音乐行业从业者,大家必须共同正视的是,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字音乐平台必然是建立在运营商能够持续提供优质音乐内容供给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的统计,目前中国数字音乐用户付费转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美国音乐付费率接近50%,而中国整体付费率只有5%左右。各大数字音乐平台上提供的大量可供用户免费聆听的优质正版音乐内容,固然对于大众的版权意识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对于数字音乐平台来说,也意味着高昂的运营成本,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音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马一德看来,当前,“制定行之有效的付费商业模式、鼓励消费者购买音乐服务、进行音乐版权付费宣传等措施,提高网络音乐付费率,维持行业可持续发展,反哺音乐创作,已经迫在眉睫”。对此,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音乐用户到了关键时期,唯有形成上下游多方的产业循环,才能让音乐产业机器持续健康运转,最终反哺音乐人、音乐制作等音乐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

不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立足中国数字音乐快速发展的实际进行付费转化的探索,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数字音乐平台在考虑如何提升付费率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体验感,如何让新的模式做到最优化,如何充分平衡好用户利益和平台利益以达到双赢的效果,是国内数字音乐平台能否顺利迈过“付费转化”这道坎的关键。

回顾中国音乐产业从传统化向数字化的演进,无论是建立版权秩序、建立付费体系,还是创新商业模式,无不是在推倒重建的阵痛中一步步走过来的,也正是来自各方的一次次质疑与批评,让中国音乐产业在坚定探索中逐渐跻身全球音乐行业发展前列。据高盛对全球音乐产业的最新预测,到2030年,全球付费音乐用户将增长至12.2亿,而这其中20%的用户为中国用户,中国将占据全球音乐流媒体用户的最大份额。这对于正在极力探索付费用户增长的中国音乐行业无疑又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对于任何行业而言,破旧立新都非易事,它需要用户的认可,也需要同行的并进。尤其是在开拓之路上,行业从业者始终要有敢于探索的勇气。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在版权问题得到逐渐解决的今天,音乐产业能否在付费机制的探索中再开创一个新的黄金时代?我们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