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证据规定为互联网时代取证提供便利 老年旅游侵权五花八门,维权意识待提高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4批次肉制品样品不合格 广东省佛山市公布2022年春节应节专项抽检食用农产品不合格产品信息 版权行业何时才能摆脱“阵痛”迎来新生? 零售商Hot Topic陷入版权侵权纠纷 小微企业可获知识产权专项资助 上海市质监局抽检22批次机油滤清器1批次不合格 辽宁省食药监局:1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缺乏版权保护意识,内容创业可能只是在白忙活 商标和专利战,必然是亚马逊卖家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中车:专利创造奇迹 梦想“驶进”现实 从“青花椒”案看商标权的正当边界 质检总局:上半年国抽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9.6% “假冒伪劣商品”之殇 如何“治” 吉林省食药监局:31批药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四川省雅安市市场监管局: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省烟台集贤园餐饮公司产品酱杭椒不合格 青海省食药监局:1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广东省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7批次口罩抽检不合格 美高官就知识产权问题对华喊话 专家:将使中美谈判复杂化 微商照章纳税,“三无”何处遁形 3款电视机抽检不合格 SHARP、王牌、小霸王在列 土耳其个人数据保护机构向脸书开出高额罚单 小心!3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汾河王酒检出甜蜜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8年第51号) 安徽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1批次不合格 新疆克州: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车用柴油等27批次产品质量不合格 欧盟普通法院判定法国时尚品牌巴尔曼不能将纽扣狮头设计注册为商标 山东省食药监局抽检膨化食品34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法国名酒轩尼诗商标遭侵权 在京提起上诉 巴斯夫赢了与优美科的三元专利官司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市场监管局抽检656批次食品 9批次不合格 《白夜追凶》著作权纠纷,将是一场难打的官司 甘肃庆阳:专利导航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甘肃嘉峪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化妆品特殊功效不可信 食药监局拟出台新管理规定 湖北省食药监局抽检13类食品437批次样品不合格7批次 欧盟知识产权局对希腊维生素D商标纠纷作出裁决 郑州:知识产权行业发展“快马加鞭” 宁夏多项举措激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 广东明年立法保护数字出版版权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检:3批次食用农产品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管理办法》 商标法新一轮全面修改准备工作正继续推进 浙江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等3批次产品不合格 药监局关于17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 重庆市沙坪坝区市场监管局关于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4号) 跨国企业点赞浙江省金华市知识产权保护

近万元正版网课盗版仅卖5元 盗版网课为啥多?

“这套小班内部英语直播课我花了近万元,可盗版网课只需5元。”近期随着在线教育迅速发展,网课成为千家万户的“新宠”。与此同时,盗版网课问题也愈演愈烈。

知识产权不容侵犯,“窃”课也算“偷”。“源源不断”的盗版网课由何而来?打击治理难点何在?如何改善治理效果?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价格低、类型广、传播易 盗版网课“泛滥”

据多家版权服务机构发布的行业报告,相比2018年,2019年盗版侵权事件同比增幅较大,各类网课是其中的“重灾区”。记者发现,当前盗版网课呈现出价格低、资源全、传播易的特点。

便宜是盗版网课最大的“卖点”。中国海洋大学大三学生小张最近发现,自己此前花约4000元报名的日语网课班,盗版视频只卖15元。还有消费者称“在猿辅导上购买了两期799元的课程,发现网上盗版只需10元”。

在售盗版网课“资源齐全”。记者发现,盗版网课既包括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研究生考试培训、各类语言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等各类热门考试培训,也包括视频剪辑软件教学、小学奥数精讲等其他方面。

“在淘宝、闲鱼、拼多多、微信商店、百度贴吧等第三方平台均存在商家未经授权,售卖我司在线课程的情况,形式除分享账号链接之外还包括网盘资源分享。”记者从在线教育机构猿辅导方面了解到,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网络社交平台群组已成为盗版网课的常见交易平台。

有同学介绍,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直接搜索关键词会找到卖课的账户,交易会被引流到微信或支付宝支付。安徽某大学一名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和同学都通过闲鱼平台购买盗版网课,交易完成后卖家会发送存有盗版网课内容的百度云链接供下载用,使用和分享都“非常方便”。

记者在闲鱼平台检索“教学”“课程”等关键词,发现有账户以2.4元出售某教育机构官网售价150元的网课,浏览量超千次。在微博搜索“法考视频”发现“Orlando_J”“芬达win爱”等账户都有盗版网课资源出售。

根除盗版网课仍存难点

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持续提高,但盗版网课仍屡打不绝,有多方面原因。

——部分盗版网课制售“产业链”成型,“线上传播+线下代理”模式增加了治理难度。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有不法分子专门组建团队通过录屏软件翻录正版网课后上网售卖。翻录视频、上传资源、网上推广等各环节均有专人负责。一些“规模”较大的盗版课程销售者,还会建立微信群、发展代理,进一步推销盗版资源。

记者在一个500人微信群中 发现微信名为“公考管家”者售卖盗版网课。在向其支付20元购买了多套公考培训课程后,对方向记者表示,希望记者在考试结束后参与推广代理售卖盗版网课,并承诺记者“能赚钱”。

——盗版网课交易大多藏身于各类网络平台,但相关平台的责任十分有限。记者了解到,虽然相关平台禁用了部分交易关键词,但只要稍稍变化关键词字形就能绕开,部分账户甚至还会加上“高分、及时更新、包过班”等字眼吸引买家。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会员臧雷表示,当前网络交易平台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其交易平台中第三方之间的交易内容所承担的知识产权审查义务有限,只承担明知应知侵权情况下的不作为责任。这虽然有利于平衡相关领域法律保护,但不利于引导互联网平台履行审慎义务。

——当前在线教育行业存在知识产权维权意愿较低、维权成本高情况。臧雷认为,在线教育行业发展初期阶段,由于竞争激烈,相关企业往往容易在盗版产品的“广告效应”和版权保护之间“纠结”。一家著名“法考”培训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虽然该领域久受盗版网课之苦,但由于此前有多家企业都因严打盗版反而严重影响“人气”导致公司损失巨大,因此大家对盗版网课“敢怒不敢怼”。

部分在线教育机构服务质量不佳也让盗版“有机可乘”。有些消费者告诉记者,自己购买了某知名外语培训机构盗版网课,发现“比在官网软件”上好用。

专家:

盗版网课伤企伤客伤社会 治理或成持久战

“盗版课程对于消费者、版权企业以及社会创新环境来说都是一颗‘毒瘤’。”猿辅导等多家网课版权企业向记者表示,企业在文化产品创新上投入巨大,盗版网课直接侵害企业合法权利,严重侵蚀社会创新动力,更给消费者造成损害。

“课程内容不全,视频清晰度很差,再联系卖家根本不理我。”山东女子大学大四学生小孙说。安徽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系副主任贺琛提醒,已有多名学生向她反映,因贪图低价购买的盗版网课中多处出现缺漏,也不能及时更新内容,严重影响学习。还有商家故意卖给学生过期盗版网课,甚至存在直接进行网络诈骗的情况。

持续加大打击盗版网课力度已成共识。山东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鹏认为,未经合法授权翻录网课,只要用于商业目的,就应判定为侵权。对于侵权数量巨大,构成刑事犯罪的,权利人可依法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山东省版权教学科研基地主任崔立红建议,对于数量上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可向当地知识产权执法部门举报。

贺琛表示,对于为盗版网课资源提供存储、搜索、链接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应通过法律责任施加压力,引导其有动力真正积极配合著作权人采取删除信息、断开链接等措施。

猿辅导方面表示,当前网络平台大都将要求著作权人提交著作权登记证书作为证明权利归属唯一方式。但基于线上教育机构的产品特性,这一规定将大大增加企业成本且并无法律依据。建议相关网络平台能够采取更全面、现实的权属证明方式,如官网版权说明等,更好地配合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