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3批次淡水蟹被检不合格 含氨基脲物质 去年重庆公安机关破获侵权伪劣犯罪案件310起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36期) 广东珠海发明专利申请量 增速居珠三角首位 河南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1大类食品333批次样品 不合格4批次 餐馆招牌少两个字被判侵权 看身边知识产权风险 34家全国重点知识产权机构集体签约广东广州知识城 8个批次乙醇汽油抽检不合格 10月安徽抽检31类食品 总体不合格率为1.59% 浙江省宁波市质监局:3批次饮水机产品不合格 浙江义乌红糖有了国字号地域“身份证” 造假将视为商标侵权 新加坡的新知识产权保险计划支持创新型企业进入全球市场 山东潍坊抽检114批次肉制品 6批次不合格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概述禁止反言适用范围 百部“假冒电梯”被曝销往多省 质检总局要求清查 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故意违反《视觉艺术家权利法》需赔偿 朝阳开辟专利授权“快车道” 商标品牌强桂战略大宣讲走进崇左 重庆市长寿区市场监管局关于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9号) 广西南宁商标受理窗口运行以来受理商标注册申请破百件 安徽省新增11个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农产品 国家版权局调研阿里音乐:支持打击盗版 山东济南历下区:办理4起微整形领域美容产品售假案 湖南怀铁公安:龙山铁警开展“3.15”打假活动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7批次食品不合格 广西昭平县获批广西知识产权试点县 藏身小店中!这2批次油条、豆芽不合格 江苏省盐城市两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烟火气”逐渐复苏,地摊经济需知识产权点“火” 版权为桥——有声出版火起来 江苏省委政法委出台文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山东淄博召开保护知识产权原始创新认证报告会 音乐下载收费是保护知识产权的起点 河南平顶山印发2020年“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方案 陕西西安市灞桥区抽检16类食品189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集中力量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 陕西省食药监局抽检食品4批次不合格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70批次新型墙体材料产品 不合格4批次 四川天府新区检察院“线上”+“线下” 多元化满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 遏制网售伪劣食药要有互联网思维 浙江71家企业入选国家试点 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广东省广州市质监局抽查3批次电磁灶产品不合格2批次 河南新乡市抽检6大类食品61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第二届西部知识产权研讨会在青海省召开 侵犯“布达拉宫”商标 西藏拉萨部分企业被约谈 浙江杭州亚组委发布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公告 “职业打假”存在的乱象及规制建议 音著协人员解答七大问题搞清音乐广播权付酬现状 湖北武汉电商领域专利侵权案每年10-20%速度递增 媒体调查电商定制版猫腻:家电偷工减料 服装质量差很多

浙江桐乡: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助力农产品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浙江桐乡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逐步建立完善了农产品商标品牌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机制,商标品牌成为推进桐乡市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2019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标志农产品实现产值超5亿元,同比增长20.3%。截至2019年底,全市注册商标拥有总量突破5万件,其中粮油、农副产品商标5120件,均居嘉兴首位;全市现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驰名商标9件,省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示范企业3家,获得全省首批商标品牌示范县(市)称号。

一、完善奖励政策,落实商标品牌战略

及时调整出台《桐乡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奖励实施细则》,对驰名商标、马德里国际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注册等加大扶持力度,2019年奖励补助资金约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鼓励企业参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中国商标品牌节等活动,全力提升本地商标品牌在国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建立服务载体,强化商标品牌服务

2019年以来,先后建立商标品牌指导服务站2个,推动知识产权“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商标品牌服务最后一公里,累计服务企业、个体工商户等100余人次,申请商标、专利等72件。对全市商标品牌发展的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一批有品牌特色、有前瞻意识、有发展思路的企业提炼商标亮点,宣传品牌文化,提高知名度。

三、完善信息平台,促进知识产权转化

通过麦知网、科技大市场等平台建设,推动商标、专利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商标等资源100万件以上,2019年实现交易额5749万元。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支持下,麦知网还借助国家精准扶贫产业政策,制定“商标富农”计划通过向贫困地区捐赠商标10个,推动精准扶贫商标富农发展策略。同时探索集体商标专用权质押工作,联合本地银行,共商共促商标权运用和价值提高。

四、加大执法力度,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商标侵权假冒、恶意抢注、违法商标代理行为等监管工作。除日常监管外,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等专项执法行动。同时,积极探索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建立健全信用监管档案。主动将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融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局,2019年,办理商标侵权案件57件,罚没款合计164万元,全力保护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

五、加强指导服务,做好梯度培育

根据桐乡市区域特色、产业特点,建立完善了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库,按照三级培育梯次,做到每年有申报、有孵化、有挖掘。有针对性地培育商标品牌,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商标品牌服务“三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杭白菊、湖羊、蚕丝被”3个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后,2019年申报“桐乡槜李”证明商标,今年预备将“董家茭白”纳入培育名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