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IP确获重视 《梦幻西游》侵权案宣判 食药监总局:抽检发现7批次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不合格 浙江杭州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上链“区块链存证”提升司法可信度 京东7天无理由退货只是传说:拆开就不能退 高通专利费用问题再生波澜:三星华为暂停支付 商标集中宣讲活动走进西北农牧业 广东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和科技创新同步创新 新加坡科技初创公司注册小鸟图形商标的尝试宣告失 浙江省质监局抽检密胺塑料餐具 11.7%的产品不合格 利比里亚电影盗版情况严重 江苏省工商局抽检90批次毛巾类商品合格率为65.6% 海南省食药监局公布5批次不合格产品,三亚两企业生产的饮用水“上榜” 江西萍乡市烟草专卖局开展真假烟鉴别培训交流会 加拿大官方警告中国制起重机可能存在瑕疵 湖北武汉市抽检1037批次食品样品 不合格9批次 湖南“桃江竹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审核 8部门发文完善出口方面知识产权政策 河南洛阳警方设立专门部门 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犯罪行为惩治力度 国产手机“出海”如何飞越“专利门” 福建省食药监局抽检:1批次食用农产品样品不合格 浙江省烟草专卖局“线上+线下”两手抓部署下阶段打假破网工作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抽检:2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大园良”黄豆酱油等5批次食品不合格 外媒:美国将中印等列为知识产权“最重点监视国” 注意!这9批次食品不合格 我国著作权登记数量4年翻一番 行业增加值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超7% 宁夏举办医药企业专利信息利用培训班 加强生猪屠宰监管 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上半年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共申请发明专利3374件 菲律宾食药署提醒民众小心假冒的扑热息痛药品 山西知识产权创新活力不断增长 凡客、南极人家纺产品不合格 上海:7批次皮革服装不合格,TREK&TRAVEL等品牌产品易撕裂 深圳知识产权获多项全国第一 缺乏版权保护意识,内容创业可能只是在白忙活 用创新的方式保护创新 以改革的思维解决难题——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解读知识产权法庭有关情况 安徽宣城市市场监管局通告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 互联网+时代电视版权保护待“跨界” 浙江成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带动企业创新发展 湖北宜昌打假走“群众路线”受好评 车内异味问题:20家维权单位呼吁出台强制标准 辽宁省食药监局: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标称广东省遂溪县丰泉食品厂生产的蜂泉味业调味汁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 “打假”也需法律“防假” 商标被侵权 美国Run-DMC乐队把亚马逊给告了 新疆抽检:2批次饮料不合格 贵州抽检:标称务川自治县则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牛肉干(麻辣)不合格 河北邢台:231家中小微企业找到知识产权好“管家” 新疆抽检12类食品185批次样品 不合格8批次 福建省食药监局:2批次速冻食品抽检不合格

法律打击“傍名牌”值得称道

“傍名牌”曾经一度是很多中小品牌迅速崛起的“捷径”,这让很多品牌不得不预防性地注册很多与本品牌相似的商标。但是这种此前大多只是受到舆论谴责的“捷径”,如今受到了法律的打击。日前,经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判决,“九粮液”“九粮春”等产品的行为被认定侵犯“五粮液”“五粮春”所享有的商标专用权,前者立即停产并赔偿损失。(据7月31日《北京青年报》报道)

虽然该案件的判决,让五粮液耗费了6年时间,可谓来之不易,但付出总有回报。最高法此次再审判决,不仅让五粮液依法讨回了公道,给了很多想“傍名牌”的企业一个警告。同时也提醒,靠“傍名牌”走“捷径”,除了舆论谴责,更有法律打击,结果得不偿失。

名牌本身,就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这就让一些没有正当竞争意识的企业动了“搭便车”的脑筋,然而这是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最高法审理认为,滨河集团使用的标识是“滨河九粮液”“滨河九粮春”“九粮液”“九粮春”,其中“滨河九粮液”“滨河九粮春”的“滨河”二字较小,“九粮液”“九粮春”三字较为突出。被诉侵权标识“九粮液”“九粮春”与“五粮液”“五粮春”相比,仅一字之差,且区别为两个表示数字的文字,考虑到“五粮液”“五粮春”系列商标的知名度,使用“九粮液”“九粮春”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误认,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此判例由最高法作出,具有导向意义。既是一个最高级别的典型案例,又是一个全国法院审理“傍名牌”类案件的示范案例,对于制止恶意模仿、混淆行为,震慑众多侵权人,维护公平和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知名品牌,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淡化驰名商标的案件审理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事实上,不只是五粮液,很多品牌都在不遗余力地打击“傍名牌”的商家。而旷日持久的商标纠纷,有的也影响到了企业发展步伐,甚至错失了行业发展红利期。

不难发现,国内涉及知识产权的官司,大多持续时间较长。对于维权一方来说,各种各样证据的查找以及固化,对很多企业而言是一个挑战。之前,一些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对敏感的企业,将曾用字号以及与商标相近的文字、图形都注册成商标,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别的企业“傍名牌”。这看似必要,其实是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而此次最高法再审是依靠法律打击“傍名牌”乱象的生动实践。只有这样,由来已久的“傍名牌”乱象才有望得到遏制,品牌市场和消费者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张国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