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地理标志商标拥有量达10件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抽检:1批次粉条铝的残留量超标 香奈儿再次控告二手平台贩售假货,还说鉴伪专家也不可信 销售者或使用者是否有权提出专利先用权抗辩? 克罗地亚知识产权局调整知识产权费用结构 第十六届“中国光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在武汉举行 江苏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47期) 山东省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质检总局将开展建筑防水卷材等6种产品联动监督抽查 “绣花锦”商标,“回家”之后当如何? 评论:对付知产流氓需要法律升级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食药监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86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不合格3批次 评:百雀羚广告“借鉴”需尊重版权 浙江省特检院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3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中国将推动建立违法记录与信用等挂钩制度 从修法角度看商业秘密的界定 浙江义乌知识产权保护进“课堂” 海南省抽查14批次运动头盔产品 不合格1批次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专利布局目标市场 中国石墨烯储能材料产业专利分析 重庆市食药监局抽检25类食品423批次样品不合格13批次 天津检校联手助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加强体育知识产权保护亟需法治护航 摄影作品著作权与肖像权法律问题研讨会在京举办 国外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分析 2020年湖南益阳市企业知识产权系统能力提升资阳培训班开班 北京床垫抽检半数不合格 行业整合现良机 南昌再曝光一批消防不合格单位 四川宜宾市市场监管局:8批次食品不合格 陕西西安全力打造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 今年1—5月四川资阳新申请专利330件 甘肃省食药监局:14批次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 WHO、WIPO和WTO在合作10年之际召开尖端卫生技术专题讨论会 “大市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 浙江省宁波象山市场监管局抽检25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1批次 浙江杭州企业首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突出问题导向 营造公平环境 在法制轨道上深入推进打击侵权假冒工作 山东省济南公布78批次不合格食品 苏州公证机构主动开展与知识产权法庭合作对接 超级IP背后的硬核版权保护战 山西:12家获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分别被奖3万元 河南省质监局:4批次复混肥料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抽査:2批次橡胶软管产品标志项目不合格 贵州省食药监局抽检预制肉制品60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库克和沃尔玛之间的商业秘密之争又发生了转机 宁夏工商局抽检65批次化肥7批次不合格 广东佛山市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地理标志发掘培育及保护 “绿箭”与“神剑”商标之争

人民日报:共同守护网络餐饮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是复杂的社会工程。网络餐饮问题则是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难点,需要动员多方力量,实现共同治理。

我国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外卖监管体系,确立了以平台责任为抓手的监管原则,但在标准体系、监管、认证、追溯、信用体系及检验监测体系等层面仍相对滞后。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经营业态,监管技术方面急需跟上形势。由于外卖交易在网络上完成,来源广泛、真伪难辨的海量信息,使得监管者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状态,执法技术难度大。比如,网络经营主体面对证照检查,往往通过异地经营或者“小证大做”等措施来规避检查;有经营主体遇到执法人员检查,会采用关门歇业、之后再开门营业的对策;有些经营主体以频繁更替经营主体方式逃避监管。

同时,随着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的建立,从事餐饮的经营主体数量近几年急剧上升。一些小型网络餐饮的经营主体对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不够重视,时常发生不规范的经营行为。面对这种现实,原有的监管方式、监管要求和监管目标已经远远超出一线执法人员的工作负荷,难以适应新条件下餐饮监管的要求。

时至今日,外卖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在线外卖收入达到约4712亿元,占全国餐饮业收入比重上升到10.6%,在线外卖用户规模约3.6亿人。保障这几亿人“舌尖上的安全”,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强化网络餐饮经营者主体责任,提高违法成本。

目前,现有法律法规往往从单方面就食品安全或互联网管理作出规定,而且很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实践中,一旦面临相关问题,同时引用两方面法律条文可能会出现适用不当等现象,不利于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涉及内容较多,且在不断完善阶段。考虑到立法成本,可探索将现有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形成网络餐饮专门性法律。特别是要将对于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行为的法律规定纳入到完善网络餐饮市场法律法规内容中,将其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同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线上线下联动,严厉打击专项检查中发现的网络订餐违法行为,保持严惩重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规平台和人员,畅通违法信息举报渠道,增强信用惩戒权威性,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人民日报佘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