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品牌龙虾店被仿冒 山寨数量竟超60家 湖南长沙知识产权(雨花经开)综合服务分中心授牌成立 广东广州“盒马”有散装花甲王检测不合格 安徽省食药监局抽检饮料42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暴风提专利无效申请 被诉侵权案进入持久战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管局:5份蔬菜样品抽检不合格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质量不合格 中兴通讯赢得美"337调查"案四连胜 河北省石家庄市质监局: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3批次药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骑着摩拜去看专利运营(专利与资本) 雷毅VS苹果:个人缘何挑战专利巨头? 2019年天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江苏抽检15个品牌蜂胶 半数掺有杨树胶 广东抽检酒类88批次样品 不合格2批次 大学生“专利哥”为何难过成果坎? 浙江抽检37批次射频电缆产品2批次不合格 苹果寻求法院批准起诉柯达专利侵权 欧洲法院:版权流氓可以针对比特流盗版提起诉讼但不能“滥用”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解读李克强总理与WIPO总干事高锐会谈⑥ 江西省举办“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 专利是对制药机械行业创新力的最佳保护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数超美国 知识产权保护路上没有童话 这个牌子的黄花菜、湿粉条不合格,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 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70批次食品 不合格3批次 老年旅游侵权五花八门,维权意识待提高 专利战遭败绩 戴森“躺赢”不再容易 我国年商标注册申请量首次突破二百万件大关 著作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全面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新成立的全球反盗版联盟将打击漫画和动漫盗版活动 首钢长钢公司拥有国家专利三十五项字号 广西桂林市市场监管局抽检260批次食品 8批次不合格 多地建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一站式服务 高水平保护 山东省青岛市质监局抽查20批次建筑安全玻璃产品不合格2批次 苗凤军:打假特供烟还需两手硬 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网络假冒伪劣 英国表示希望在“脱欧”后继续保留统一专利制度 法院将澄清商业秘密保护的范围 重庆合川区兑现2020年第一批专利资助 山东省食药监局抽检80批次水果1批次不合格 江西启动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优化进出口营商环境 湖北松滋市局:“三提升”助推 打假破网提质增效 广东广州市好时光食品有限公司的1批次椰果果粒(果味酱)抽检不合格 湖北省孝感市市食药监局抽检74批次食品样品 4批次不合格 盗版书进“最美图书馆”源头在市场 山东省临沂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164批次 不合格5批次 智利国家工业产权局采用新的尼斯分类文本 广东省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山西“反欺诈中心”协调破案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会成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的技艺,承载着中国民间文化的记忆。陕西的非遗项目凝聚着秦地的乡土气息、文化内涵及不朽的精神力量,反映着陕西民间艺术千百年来的发展轨迹。但网络时代,从农耕文明走来的非遗项目日渐濒危,无数有识之士投入抢救性保护中,为非遗在当代的传承助力。5月21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会在西安成立,集结起陕西各界的力量,为民族文化DNA的明天出谋划策。

历经15年,非遗保护在陕西这片土地上从当初的鲜为人知,到如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15年,《非遗法》从无到有;这15年,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凝聚了各级政府以及太多非遗保护工作者、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的心血与艰辛,抢救性地挖掘出大批非遗项目,并让这些民族文化DNA得到妥善保护,改善了无数非遗传承人的际遇。

截至目前,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评选到了第六批,共计670个项目。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选到了第五批共计192个项目。这其中,不乏诸如西安鼓乐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秦腔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尽管抢救出的濒危项目繁多,非遗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也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得到了改善,但陕西非遗项目还真正难以做到驰名中外,在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如不改善非遗保护传承自身的短板,未来之路将难以为继。

在著名剪纸大师贾四贵看来,国家政策提供了输血机制,但假如非遗传承人自身造血功能丧失,再好的保护都是无效的。在农耕时代,非遗技艺之所以能千百年传承,是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这些技艺非常实用,人们一直在使用非遗生产出的产品。可进入互联网时代,非遗技艺似乎无所适从。“非遗跟时代对接,才有生产力。假如非遗抢救没有给百姓带来福音,让人们没有从中感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实惠,那再保护也只能进博物馆。只有在实际生活中有用,才能实现地地道道的对口传承。我们作为传承人,要考虑当下80后、90后、00后的需求,分清楚给谁生产,为谁服务,欣赏我们的群体在哪儿。没有对口生产就等于一边抢救,一边大量生产废品,这样的抢救性保护等于失败。必须对社会产生价值,才是对中华文化的真正保护与抢救,否则就是延误”。

5月21日,经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民政厅审核批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会在西安正式宣告成立,这也意味着陕西省有了专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行业性法人社会组织。

会长袁红表示,省非遗产业促进会将打造成一个集“产、学、研、文、旅、商”为一体的非遗全产业链互融互通共享合作的开放性平台,将聚合社会资源,致力非遗全产业创新发展,促进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

虽然是民间社会组织,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会的“规格”显然不低——据悉,目前递交入会申请的人员已有两百多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3人,省级、市级传承人86人,县级传承人31人,还有从事非遗产业保护性生产的企业法人单位60家,及近百家法人单位加盟促进会,涵盖了非遗产业、文化文创、金融投资、影视演艺、旅游民宿、高校科研、全媒体平台等各界精英和实力企业,将在非遗宣传、策划运营、创新设计、科研孵化和文化演艺等方面创造得天独厚的优势。

守住匠心,传承创造——传统技艺传承,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坚持、守护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更需要不断做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规模,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从“单打独斗”到产业化发展,陕西的非遗产业相关人士,显然希望走得更远。(记者职茵、孙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