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进入了结构性升级阶段,高质量消费的发展时代已然悄然来临,追求全流程放心购和品质服务无死角,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的选择
临近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备战即将到来的年度大战。自2009年电商平台首次在11月11日期间举办网络促销活动以来,双十一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成为全民购物的狂欢节。最新发布的京东大数据显示:近5年来,宠物生活、玩具乐器等非生活必需品的销售增速最快,生鲜产品及服务类商品的需求全面爆发;四线到六线城市的消费占比成长迅速,与一二线城市间的消费比重差距逐年缩小。
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成熟,消费诉求正日渐多元化,巨大的消费潜能正在被激发,需求端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奢侈化消费”和“低价化消费”两端的消费者越来越少,介于两者中间进行“高性价比消费”“高质量消费”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然而,当前高质量消费仍面临挑战,购物环境存在的问题,仍在制约着高质量消费的实现。比如,近日媒体报道网售商品销量高好评如潮的背后,是一条刷单删差评产业链,刷单人员扩张类似传销,“差评”成为一门赚钱工具。再如,网购过程中遭遇假货、次品后如何维权,也是消费者的心头之痛。种种状况扰乱了市场环境,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对高质量消费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针对这些问题,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电商法制定了明确的规范。对于假货问题,电商法强化了电商平台的责任,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平台如未尽责任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将面临最高罚款200万元的处罚。对于商品评价问题,电商法规定,“未向消费者提供对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的途径,或者擅自删除消费者的评价的”将被处以最高五十万元的罚款。电商法的出台,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电商平台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将进一步规范电商行业的发展,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促使电商平台履行法定责任,为高质量消费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日前,阿里、京东等十家电商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了《电子商务诚信公约》,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客观公正、保护数据、奖惩有效、开放共享、守信履约七个方面,倡议各电子商务平台认真践行公约。为了让屏幕另一端的商品品质看得见,京东启动了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的“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接入超过500家国内外top品牌商,拥有超过2.4万个SKU,12亿条上链数据,并定期对入驻品牌的原料种植区、生产现场、仓储物流等进行针对性检查,通过品质溯源,强化对产品从原料到工厂加工、物流配送的每一个环节的监控,给消费者提供一个看得见的品质保障。
中国消费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进入了结构性升级阶段,高质量消费的发展时代已然悄然来临,追求全流程放心购和品质服务无死角,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的选择。电商平台开启的新商业模式,深刻影响着民众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并业已成为高质量消费的重要载体。营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民众的高质量消费保驾护航,是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李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