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卫健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北京协和医院近来很烦恼:自己只有北京的两个院区,不知怎么多了一堆不认识的“亲戚”——有的自称“协和医院某某分院”,有说是属于“协和医疗集团”,有说是“北京协和医院的连锁医院”或“与北京协和医院是技术上的上下级关系”。新华社记者以“协和医院”为关键词检索,发现全国竟有1700多家。
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同济”“华山”等知名医院同样长期遭遇“傍名牌”困扰:正牌就几家,但全国不认识的“亲戚”却有成百上千。虽然北京协和医院曾两次开发布会,公布“北京协和”未在各地设置分院等情况,希望帮助患者鉴别“真假协和”。但各地“协和医院”数量还在增长:从9月19日至10月18日一个月时间,“协和医院”检索结果就从1667家增长到1729家。
“傍名牌”的“山寨医院”如过江之鲫,这样的状况不免令人既惊且怒。新华社此番调查,因河北省定州市的“定州协和医院”而起——这家医院因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编造疾病、术中加价、诱导医疗等违规违法问题,已经被吊销许可证并关停。与“定州协和医院”相类似,各种“××协和”往往盯住“下三路”和“难言之隐”,主打妇科、男科、皮肤病、人流等项目。
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医疗作为颇具潜力的服务性行业之一,正在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政策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广阔的市场前景,各地民营医院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势头。对于化解“看病难”,民营医院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在“山寨医院”“竞价排名”等医疗黑幕中,民营医院毫无疑问是重灾区,乃至于成为民营医院发展的主要障碍。
究其原因,在于民营医院的市场化运作方式。营利性民营医院作为资本运作的产物,追逐利益是其天然之职,游离于行政管理体系之外的人事制度,使得民营医院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倘若监管失守,难免利令智昏。以1700多家“山寨协和医院”为背景,加强知名医疗品牌的商标保护,以及医疗机构的注册管理,有必要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医疗行业的专业性,使得公众对此知之甚少,当多数人将注意力放在疗效上的时候,无证行医、过度诊疗等问题在营利性民营医院内屡见不鲜。如果放任民营医院野蛮生长,不仅患者难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厄运,对那些正规民营医院来说,无疑也是灭顶之灾。只有完善监督管理、建立淘汰机制,制止民营医院唯利是图、野蛮生长,才能促使其在盈利与服务之间达成平衡,从而最大限度释放出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红利。□本报评论员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