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一款被炒得很火的手机导航App“北斗地图”被官方打脸:“北斗地图”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没关系!
连“国家队”的墙脚都敢挖,在数不胜数的山寨App当中,它的胆子大得也算“骨骼清奇”。但现实中,更多山寨App一直在蹭其他没那么牛的品牌,比如前些日子“旅行青蛙”流行时,手机应用商店里一搜就能跳出好几只假青蛙。
山寨App层出不穷,从山寨者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且不说用户购买App及内购的收入,很多山寨App还自带弹广告、跑流量、偷隐私的“标配”。但这些山寨App被举报之后,大多不过是查封下架,很少听说背后有人被罚,就连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的“北斗地图”也只是销声匿迹而已;手机应用商店也很少需要承担责任。
以iOS系统为例,据了解,苹果AppStore的审核标准规则里有两条:开发者向AppStore上传大量相似版本程序的,会从iOS开发者计划中除名;应用程序的主题外观与已有产品相似、易混淆的,会被拒绝。遵循这些规则,AppStore本不该出现这么多山寨App,但事实还是出现了,说明平台的审核监督有问题。而安卓系统下的手机应用商店里,山寨App甚至更多。
当应用商店和平台有失职之嫌时,对它们进行约束其实有法可依。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进一步说,应用平台对于违法、侵权内容负有监测排除的义务,特别是经用户反映投诉或公安机关通报的,就属于“明知或应知”,如果平台未予及时删除、屏蔽,就应当承担责任。所以,现在的问题,既不是无法可依,也不是技术跟不上,而是平台并未很好地履行职责,出了问题却很少被问责,连山寨一方也常常平安无事。难怪山寨App打一个冒一个,就像“打地鼠”里的地鼠,子子孙孙无穷尽。
山寨App对用户权益的侵害显而易见,对被盗用名头的品牌的伤害也毋庸置疑。比如有网友表示自己下载使用了“北斗地图”,发现它模糊不清,分辨率极低,以至于对北斗颇为失望——你说北斗冤不冤?还有大量原创开发者被山寨App所累,维权受阻,创新力受挫,权益受侵害。“山寨”横行,破坏着App开发整个行业的生态。
与在实体店购物不同,智能手机用户只能凭感觉和经验判断App的真假,而山寨App通常会刻意模仿原版的名称、皮肤、图标,光靠用户“提高警惕”真的很难。据相关机构预测,今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将达到13亿,这么多人要用App,这么大的市场,不能让“打假”跟不上“造假”、劣币驱逐良币,而这亟须监管部门依法对违法者进行追责,对应用平台进行约束,使之严格按标准审核上传,按规定屏蔽涉嫌违法、侵权的应用产品。□吴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