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舆情综述
1月25日至31日期间,医药行业再次被曝出原料造假,此次涉及的原料为阿胶原料驴皮。新华社25日刊登文章曝光了市场上阿胶产品销售数量与阿胶原料产量不符合的情况,称毛驴存栏量、驴皮产量实际能生产出的阿胶制品量远少于目前市场上阿胶制品的销售量,市场上的阿胶制品极有可能掺杂了马皮、骡皮、牛皮等。此事对阿胶品牌的影响极大。医药电商方面,药房起诉食药监总局掀起电子监管码争议,电子监管码的实际用处以及是否应该交由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遭到质疑。阿里健康、药房和食药监总局三方均受到舆论指责,“互联网+医药”也掀起了话语权争夺战。“到日本买感冒药是中国药企的耻辱”,人福药业董事长一语惊人,引发社会各界讨论中国制药现状,从社会责任、创新研发、健康理念等多个方面,媒体和网民试图“诊断”中国制药不受信任的“病根”。
热门话题解读
1.新华社曝阿胶原料造假中医药品牌建设能力待加强
1月25日,新华社记者以“假冒阿胶调查:驴皮不够用哪来500吨阿胶?”为题报道了阿胶原料造假的情况。文章刊登后随即引发关注。文章指出,山东阿胶行业协会根据100多家阿胶生产企业的年生产量报表推算,阿胶年总产量至少在5000吨以上。来自阿胶行业龙头企业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按中国市场阿胶销售量估算,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而国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
新华社文章发布当日舆情开始发酵,媒体传播量约125篇。26日舆情热度进一步升高,并达到最高峰值。《北京晨报》、人民网、环球网等媒体转载了新华社25日的文章。此后舆情热度逐渐降低,29日舆情热度再次回升,主要原因为台湾地区媒体引用新华社的报道称“大陆阿胶或4成造假以马皮猪皮代替驴皮”,使得事件再次引发关注。
愤怒情绪在媒体和自媒体舆论场中均有体现。湖南红网发布评论文章《2000吨掺假阿胶都让谁吃了?》,以质问的口吻表达阿胶行业造假的不满。文章认为阿胶假货横行最终将损害阿胶品牌信誉,阿胶行业应联合采取一定措施打击假冒阿胶的行为。《光明日报》刊登文章《警惕!四成阿胶“来路不正”》也认为阿胶行业遭遇信任危机,并分析阿胶行业造假乱象的原因在于原料和产品鉴定困难,药典规定的鉴定技术无法鉴定造假的技术。《华夏时报》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布评论文章,由阿胶假冒一事引发讨论驴资源稀缺所造成的下游各类产品造假的情况。而网民舆论场的愤怒情绪更为强烈,不少网民在转载中使用愤怒表情符号直接表达情绪。
知名中药品牌近年来遭遇过不少造假事件,造假首先给品牌信誉带来较大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真伪的怀疑直接影响产品的销量;其次,造假不利于中医文化的持续传承,造假技术手段提升,造假成本降低,而纯正知名中药产品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市场中假货泛滥;第三,近年来围绕中药安全性、科学性的争论不休,造假泛滥更进一步恶化中医药的舆情环境。中医药企业与其被动等待监管部门提升标准,或是依靠销售渠道“自觉”清理假货都不如中医药企业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突出鲜明的品牌特征,在视觉等方面提升辨识度,运用品牌影响力对抗其他不知名的阿胶造假企业。
2.养天和大药房起诉食药监总局阿里健康电子监管码争议再起
1月25日,据《北京商报》报道,湖南养天和大药房一纸诉状将国家食药监总局,称食药监总局勾结中信21世纪(现更名“阿里健康”)强制推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实质上是“官商勾结,出卖国家公信力,为利益集团谋取不法利益”。养天和认为,通过运营药品电子监管网,阿里健康能掌握和运用如原告这样的药企等竞争对手的详细销售数据,严重违背公平竞争。针对指控,天猫医药馆相关人员回应猫医药馆是药品零售平台,供药店入驻进行药品销售,本身不从事药品销售业务。而食药监总局暂未对事件进行回应。
关于电子监管码的争议有三,一是药店“揭竿而起”是否因为其灰色利益受损。行业人士指出,药品电子监管码覆盖药企、药批和药店整个药品产业链,只有药店反映最为强烈,表明药店此前骗保牟利的灰色利益被触动。第二,电子监管码对药品质量的监督究竟是否有用,从相关企业的经营情况看,电子监管码大大增加了成本,其对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流程监控作用不明显。第三,阿里健康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企业,是否会利用这些信息牟利,获取竞争对手信息,监管部门最初决定将电子监管码交由阿里健康运营是否对此有所考量。
网民的争议焦点主要为电子监管码由阿里健康掌握是否合法以及电子监管码对管理药品流通真的有用。相比媒体比较客观地展现药房、阿里健康以及食药监总局三方的观点,网民更倾向于反对阿里健康电子监管码,并将矛头指向食药监总局。微博意见领袖“杜建国微博”发表评论称食药监总局将药品监管网管理权交给阿里健康,将使得阿里健康掌握同行机密信息。不少普通网民也表示,监管机构不应放权给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企。同时,一些网民指出药房使用电子监管码将大大增加成本。而表示支持电子监管码的网民指出,制药企业未对电子监管码的作用质疑,只有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对电子监管码进行质疑,表明电子监管码触动了此类企业的利益。
整体上看,此次事件反映了传统医药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医药”发展程中的话语权争夺。在电子监管码这一争议上,药房暂时获得一定认同,网民更倾向于相信阿里健康与食药监总局“勾结”,将此事视为民企“挑战权威”。而监管机构食药监总局迟迟未就此事回应,也促使网民对以营利为目的企业运营电子监管码产生疑虑,并质疑监管部门这一作法的初衷。
3.药企董事长地方“两会”上语出惊人引舆论探讨中国制药“病根”何在
据《楚天都市报》,“到日本买感冒药是中国药企的巨大耻辱”。1月30日,在湖北省两会上,政协委员、人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海说,很多患者不吃国内的感冒药,却坐飞机去日本买感冒药。中国药企拼价格的时代必须结束,拼价格导致了质量的下降,让百姓不再认同中国感冒药。
人福药业董事长的这一言论引发媒体和网民探讨中国制药不受信任的原因。媒体和舆论场的观点呈现多元化趋势,从药品监管体系、药企研发创新、药企社会责任、国人健康观念等多个角度探讨,试图“诊断”中国制药的“症结”。
从药企的社会责任看,中国吉林网发表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感冒药质量差的原因是多数中国企业“看不上”感冒药,感冒药相比其他OTC产品、保健食品能从中获得的利润极低,并进一步认为中国药企以经营绩效为中心展开生产活动导致的结果。药企面临经营绩效与社会责任难以平衡的困境。
而另有媒体从药企研发创新方面指出,中国药品研发滞后,中国市场被外资药企占据较高份额,中国药企输在起跑线又追赶极其困难。
也有评论文章认为,中国人买日本感冒药实际上应反思的是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就医理念的扭曲。例如华夏经纬网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制造业的确存在质量差的现状,但是感冒药一类产品技术含量各国均没有较大区别,而感冒药也不能“治好”感冒只能缓解感冒症状,国人买日本感冒药纯属对日本制造的“迷信”。在这点上,不少网民在微博中表示赞同,“中国制造确实有许多问题,但感冒药不是药企问题,感冒是自愈性疾病,全世界都没有真正的感冒药,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
药品监管方面,红网的文章认为,药品监管不力是重要原因,知识产权保护缺失,药品采购环节腐败严重,导致药企缺乏研发动力。而网民还补充道,监管不力大致药品质量问题频发,医药行业失去了国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