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全国1700多家假“协和”,医院“傍名牌”最终伤害的是患者 商标著名能证明质量过硬? 上海市质监局抽检23批次冷柜产品2批次不合格 《大清著作权律》中的“合理使用” 2000元卡丹路手提包不到一年就起皮 无处维修 欧盟知识产权局推出商标和外观设计检索工具的新版本 迟来的 “ 315 打假” 和那些深恶痛绝的行业乱象 无惧围剿 华为打专利战火力全开 解读《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14》 山西省2019年度10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注册人获奖励 北京石景山: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净水设备 我国打击假药行动在美获“知识产权捍卫者奖” 监管亟待下沉 打击化肥制假售假网络 美337调查再设对华贸易壁垒 13家中国企业涉案 打击侵权盗版,还网络旭日晴天 安徽省安庆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07批次食品 不合格样品5批次 山东省威海市市场监管局抽检52批次调味品 1批次不合格 广东广州市质监局:2批次卫生洁具清洗剂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四川成都建材产品2批次不合格 河南三门峡市食药监局抽检33批次食品 2批次不合格 国内最大盗版视频网站被端:网友惋惜 山东威海市食药监局抽检蔬菜制品12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山东检出38批不合格药品 宏济堂、济成堂生产劣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撤销55个违法广告批准文号的通告(2015年第75号)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被检出质量指标问题 农大教授研制酒乱加防腐剂 农大红3款葡萄酒不合格 中国创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 四川省食药监局:10批次保健食品不合格 山东青岛抽检:1批次调味品(辣椒段)不合格 塞尔维亚引入商标异议制度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钢筋产品抽查不合格 江西药品质量抽样检验结果出炉 其中假冒药品11批 苹果亚马逊终结App Store商标之争 两家将共用 浙江法院创新知识产权调解护航“智”造 开展“若羌红枣”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专项保护活动 2015年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和师资人才名单公布 高法院:知识产权商业维权要保护要引导 强烈制止侵权行为 AMD:不会靠HBM技术挣专利费 四川省食药监局抽检7类食品692批次样品不合格19批次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1140批次 9批次不合格 德国将终止公共无线网络提供者的版权责任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发酵乳样品抽检不合格 上海市质监局:1批次圆珠笔产品抽查不合格 质检总局抽检充电宝全不合格 电源容量有猫腻 融入定制化基因 合享新创欲做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天猫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高度评价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成就 闽台两岸生物医药创新与知识产权运营联盟成立 这个牌子的黄花菜、湿粉条不合格,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 四川甘孜州强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行动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又一里程碑

连续两年推动制假行为直接入刑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也为传统制售假犯罪提供了更多的隐蔽作案、分工流窜的条件。“假货的源头不在线上,而是在线下。”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连续第二年提出加大打击制售假犯罪的提案,提议加大对假货源头的治理,降低制售假入刑门槛,推动制假行为直接入刑。

回忆暗访

白云皮具城

“假名牌”摆满墙

为了了解当前假货在线下的流通情况,上个月,朱征夫和全国人大代表卢馨、米雪梅以及全国政协委员蒋洪峰一起暗访了去年因某明星买假包而大火的广州白云皮具城。朱征夫用“惊心动魄”形容假货产业给他带来的震撼。

朱征夫一行在现场看到了整面墙摆放的假冒LV、GUCCI、Coach等国际名牌箱包,其正品专柜价格数千至上万元不等,而在这里只需要100至800元。他还见证了一笔“国际交易”的诞生:几位黑皮肤的外国友人,在翻译的带领下结完账,将包包装在黑色袋子里直接背走。

这次调研也更加让他坚定了再次提交“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提案的决心。与他同行的三位代表委员也表示,假货根源不除,将为供给侧改革掣肘。

朱征夫告诉记者,线下假货的问题必然蔓延到线上,“这是整个社会怎么构建诚信体系的问题,要对假货人人喊打”。

“假货侵犯的不仅仅是合法经营者的知识产权。”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认为,如今国内很多厂商、企业花费极大金钱和精力用于自主研发,但利润空间总是被假货侵蚀。更为关键的是,制假者为降低成本所选用的伪劣原材料,往往危害人身健康。

米雪梅说,“我们作为生产商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在多个生产环节都有检测,严格执行品牌方的要求,不然出了问题就可能被拒收。”她建议向消费者明确假货的危害。

犯罪成本低

制售假犯罪

刑档制定“过时”

朱征夫认为,制售假入刑门槛高,导致制售假犯罪成本低,累犯、再犯现象凸显。

现行刑法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规定的最高的法定刑档为三到七年。这一法定刑档从1997年刑法开始,沿用至今。即使经过了20多年的经济发展,制售假犯罪的收益也随之增长,但本法条未曾有修改。

朱征夫举了当前我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的例子。2017年,阿里巴巴共排查出4495条销售额远超过起刑点的制售假线索,最终能够依据现有法规进行刑事打击的为469例,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比例不足1%,判缓期执行的比例高达79%。

立法滞后,制假售假犯罪成本低,犯罪收益远高于犯罪成本,容易造成制售假犯罪的累犯、再犯。朱征夫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假货已经成为新经济建设的毒瘤,必须加大对假货源头的治理,降低制售假入刑门槛,推动制假行为直接入刑。

文/记者耿学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