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17日电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站消息,今日,工商总局发布《关于2017年上半年全国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情况的通报》,《通报》指出,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和特点,在突出总局确定的重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落实本地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重点和关键,取得积极成效。2017年上半年,全系统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5万件,办结案件2.2万件,涉案金额2.4亿元。
《通报》称,各地按照总局部署,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结合地方实际,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各项整治工作,持续净化市场环境,取得初步成效。
其中,北京市工商局重点加强“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打击侵权假冒整治工作,强化对秀水街市场等重点区域的监管,确保论坛期间市场经济秩序良好。
河北省工商局组织开展保护商标专用权专项行动,以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和涉外商标为重点,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共查处侵犯商标权案件333件,案值165.44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深入推进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加强对口岸专业市场的检查,主要涉及服装、鞋帽、工艺品、玩具等轻工产品,有效净化口岸市场环境。
吉林省工商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红盾护农农资打假百日行动”,重点整顿种子、肥料市场中存在的虚假宣传、侵犯商标专用权、不正当竞争、销售质量不合格肥料等违法行为,共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26件,案值221.86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
黑龙江省工商局强化涉外展会、交易会的商标知识产权保护,进驻“第四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暨第二十八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设立投诉举报台,对商标知识产权开展保护工作。
江苏省工商局以知识产权领域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组织开展打假保优“锲石”专项执法行动,强化对互联网、农村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等假冒侵权高发多发领域和地区的监管,依法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安徽省工商局组织开展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重点查处傍名牌、商标侵权假冒、销售不合格商品、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虚假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期间共查处大要案47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5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9件。
江西省工商局加强对基层商标监管执法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制定实施《基层商标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加大商标行政保护力度。
山东省工商局组织开展排查和防控商标监管风险集中行动,对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排查,及时排除假冒侵权行为风险点;排查印制企业,从源头上排除侵权假冒风险;排查商标代理机构,促进商标代理业健康发展;排查网络交易平台,严厉打击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商标假冒侵权违法行为。
河南省工商局针对网络媒体报道春节期间河南个别地方农村集市出现销售假冒知名饮料、傍名牌包装食品现象,组织相关市县工商局集中执法力量,抓住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击农村市场假冒名牌食品饮料专项整治,共立案145起。
湖北省工商局深入推进2017年“打击侵权假冒执法年”行动,突出重点商品、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牌,严厉打击商标侵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
湖南省工商局启动为期5个月的“红盾利剑”打假专项行动,重点抓好网络市场、监管、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整治保护商标专用权暨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等八大整治行动、四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形成打击侵权假冒的拳头和声势。
广东省工商局切实加强商标执法,上半年组织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493件,案值2613万元,移送司法机关27件;其中共查处侵犯港澳台和外国商标注册人权益案件869件,案值206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11件。
重庆市工商局开展“双打”促“双创”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同步,打击与防范并举,深挖侵权产品的生产、批发、仓储窝点,清理生产源头,铲除销售网络,形成对侵权假冒商品的全链条打击。
四川省工商局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了为期100天的以“净市场、促公平、助发展”为主题的“红盾春雷行动2017”,扎实开展“强化商品质量监管”、“规范市场竞争行为”2个子行动,四川各地还自选1-2个重点行业或领域开展集中整治,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贵州省工商局开展酒类市场专项整治,持续推进“特供”“专供”违法广告整治。
云南省工商局积极争取总局重视支持,在全国集中部署开展了保护“云天化”系列品牌专项行动,维护了云南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
西藏自治区工商局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行动,以保护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著名商标、涉外商标为重点,严厉打击商标侵权、仿冒、误导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青海省工商局开展“反欺诈、打侵权、保权益”百日攻坚行动,加大对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及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局开展“盐池滩羊”等驰名商标保护行动,对39户未经许可擅自悬挂“盐池滩羊”门头牌匾进行限期整改,责令变更字号名称的1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