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无效审查中 如何看待局部的细微变化? 辽宁省质监局抽查:1批次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不合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经营环节鲜活水产品抽检监测结果的通告(2017年第176号) 给职业打假人一个合理法律地位 云南玉溪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样品信息 广东省中山市食药监局抽检3大类食品355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349批次食品 不合格1批次 甘肃平凉市7户企业8产品获“甘肃名牌产品”称号 吉林省食药监局抽检5类食品723批次样品不合格17批次 首钢长钢公司拥有国家专利三十五项字号 打造区域公共粮食品牌“新疆面粉”商标即将启用 湖南高院:明确商标权利边界 依法优化营商环境 互联网+时代,品评品牌魅力 遏制恶意抢注商标,须强化“用而不炒” 山东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成品油质量抽检不合格 片源混乱致恶性竞争不断 私人影院何时远离盗版 应保留“职业打假人”的一席之地 湖南省湘潭市食药监局: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假冒名优白酒和进口葡萄酒将成今年执法打假重点 苹果与高通的利益纠纷如何收场 曝光!山东东营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面对专利纠纷,摩拜如何“解锁”? 非洲首个版权及相关权集体管理大师班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潍坊企业专利布局加快国际化步伐 四川自贡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6批次不合格 社会需要更多知识产权保护案例示范 江苏省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马来西亚新山假奶粉化验结果:脂肪含量不达标 知识付费 深耕内容还得加把劲 外媒:三星电子与苹果专利战获得重要胜利 OPPO与高通达成专利协议 要走更好更远 上海举办“康复辅具产业竞争与创新——知识产权论坛” 我国专利电子申请快速发展 从中美贸易战看知识产权保护 广西食药监局:1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青岛: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展示中心开放 Wollsdorf获10年使用微珠技术专利 正牌商家反被诉?“京天红”发起商标维权 广东省食药监局抽检酒类41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率先出招 三星称苹果鼓励滥用美国专利制度 安徽推进由制造业大省向知识产权强省跨越 5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持续攀升 陕西西安市灞桥区抽检14类食品94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雷毅VS苹果:个人缘何挑战专利巨头?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成德绵跨区域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图) WTO在涉及澳大利亚烟草平装法律的上诉案件中支持澳大利亚 新西兰专家介绍开展品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浅论腾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将首登进博会“大舞台” 上海市质监局:4批次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产品抽查不合格

莫让“私房美食”游离于监管之外

在未来,随着政府监管力量的增强,留给“投机取巧”者的灰色利益空间会越来越小,直至全部消失,而被揪出的无证网店恐怕就不只是“关门大吉”了,相关经营者得依法接受惩处。

近年来,一些民间“大厨”、烘焙“达人”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中觅到了商机,他们在淘宝开店、在朋友圈吆喝,出售的全是卖相极佳的私房美食;而一些网友在围观、赞叹之余,往往被宣传词里的“无添加”、“纯绿色”、“可定制”所倾倒,怀着满心的期待下单,收到的却未必都是“惊喜”。

继元宵节卖汤圆、端午节卖粽子之后,大大小小的私房美食网店又趁着中秋佳节的东风,适时推出了创意十足的月饼产品,第一时间捧场的消费者纷纷表示“看着图片诱人就下单了”“店家自制的很新鲜,还没有防腐剂”。至于对方的生产环境、使用的食材以及加工的过程是否安全过关,有的买家表示“只能靠卖家用良心来保证了。万一有安全问题,还真不知道上哪找去,也不知道去哪举报。”

坦白地说,有的自制食品卖家是大大的“有良心”,厨房干净、用料考究、技艺卓越;然而,多数私房卖家做出来的小食品,还真不如正规厂家工业生产线上造出来的好,卫生状况、食品品质差得不是一个等级。而网络市场之大,难免会混入一些黑心卖家,顾客只消瞧一眼其厨房,想想食品的制作过程,就会反胃不已,愤怒不止。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有些地区还专门针对网售食品出台了相应的文件,比如自去年3月起正式实施的《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暂行)》,其中明确规定“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网络食品经营范围应当与其许可范围一致。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不得从事网络食品经营活动。”该办法还进一步要求卖方提供发票,并鼓励在网上“明厨亮灶”。可现实却“很骨感”,持有许可证的正规网络卖家少之又少,而无证售卖者也没有消停的迹象,依然在朋友圈里吆喝着赚钱,似乎所谓的“规定”就是一纸空文。

自制食品一旦放到网络上售卖,就已经成其为“商品”,就得按商品市场的规则接受约束,不然整出了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到他人的身体健康,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有志于“自制食品”行业的卖家,最好老老实实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许可证,合法经营,才能把网店开得更安心;而那些只是想趁业余时间、趁节假日赚点零用钱的卖家,要么别嫌麻烦去办证,要么就此退出这片江湖。在未来,随着政府监管力量的增强,留给“投机取巧”者的灰色利益空间会越来越小,直至全部消失,而被揪出的无证网店恐怕就不只是“关门大吉”了,相关经营者得依法接受惩处。

私房美食圈的水很深,消费者还是得提高警惕,最好通过正规渠道、在正规网店购买食品,别为了卖相、口味而忽视了卫生与健康。即便是在朋友圈向比较熟识和信任的人买美食,也要注意保留交易信息,万一因食品质量问题受到了侵害,别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计较。若人人都敢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则将有效促进自制食品市场的优胜劣汰,而市场的不断净化,也将使更多的消费者买得更放心。■本报评论员陈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