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游直播平台中游戏主播的表演者权 浙江省温州市质监局抽查90批次皮凉鞋产品不合格17批次 河北雄安新区首批7家“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正式挂牌 福建省食药监局抽检:1批次茶叶及相关制品不合格 公证“黑名单”打假具有推广意义 新商标电子公告系统上线获好评 广东清远: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德国联邦专利法院院长贝亚特·施密特:要让知识产权侵权者付出代价” 江苏扬州地理标志商标拥有量达10件 最高法院:起诉垄断企业可不经过行政认定 移动支付如何“扫”掉诉争烦恼? 广西食药监局: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安徽淮北市林业局开展“打击侵犯林草植物新品种权”宣传活动 涉网商标:合理使用与小心求证 天津市:2批次食品用洗涤剂不合格 捷克修订有关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志的法律 天津市西青区抽检10批次食用农产品样品 不合格1批次 WIPO发布《世界知识产权指标》 中国扩大开放支持自由贸易体系 陕西西安市莲湖区市场监管局抽检304批次食品 不合格样品6批次 湖南发布2018年度百项专利转化推进计划重点项目 江西泰和高位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去年专利申授量达323件 卖66.8元“假货”罚50万:应支持平台提升售假成本 湖南省质监局抽查: 6批次食品相关产品不合格 “国美”酒何以“夺人之美”? ——谈“国美”商标之争与商标恶意抢注 河南省质监局:4批次锁具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要求 广西食药监局抽检糕点113批次样品不合格13批次 视频基因比对技术让盗版无所遁形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专利“流氓” 微信在美遭遇专利诉讼“专业户” 我国打击假药行动在美获“知识产权捍卫者奖” 《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印发 深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便利化改革 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7批次医疗器械不符合标准规定 山东烟台高新区市场监管分局开展“3.15”知识产权保护宣传 解读《“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之重大专项篇①加强运营体系建设 彰显知识产权价值效应 广东韶关:知识产权纠纷诉讼服务处首场专题讲座举办 高校研究成果转化需要专业知识产权服务 上海市工商局抽检50个批次太阳镜不合格8个批次 陕西省抽检:1批次烘焙原榨花生油过氧化值超标 “马肉风波”波及意大利 雀巢召回牛肉制品 三一重工维权案胜诉 系知识产权国际胜诉第一案 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抽检餐饮食品174批次不合格样品30批次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破解专利侵权案件五大难题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将“恶意专利主张”案件发回州法院重审 北京“12318”查扣非法出版物、盗版光盘逾200万件 北京法院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 高质量服务保障首都创新发展 “长寿巴马”注册商标正式发布 涵盖45个类别,成为全国第一个将县域公共品牌成功进行商标全类别注册的县(区) 版权意识觉醒“护航”知识经济发展 马耳他法律关于打击侵权行为的规定介绍 这五批次药品不合格,已被查封

CRISPR专利之争出现新对手:默克集团子公司获欧洲专利

近日,在围绕“基因魔剪”CRISPR-Cas9展开的专利争夺中,德国制药巨头默克集团的子公司MilliporeSigma成为欧洲场的新竞争者。

这场专利战的核心是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RISPR被称为“基因魔剪”,它可以实现对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在可预计的未来,将在治疗疑难杂症上大有市场。

欧洲专利局(TheEuropeanPatentOffice)在7月27日表示,将授予MilliporeSigma在真核细胞中使用CRISPR技术进行基因编辑的专利。

MilliporeSigma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将CRISPR技术用于改变人类生殖细胞的遗传信息。2015年,默克集团收购美国生物公司Sigma-Aldrich(西格玛奥德里奇)后,将其与默克集团生命科学部门MerckMillipore(默克密理博)合并,并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以“MilliporeSigma”名称运营。

比起美国本土场的争夺,欧洲场似乎更为复杂,也不只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博德研究所两者之间的战争。

欧洲专利局将授予MilliporeSigma在真核细胞中使用CRISPR技术进行基因编辑的专利。微信公众号“DeepTech深科技”图

除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博德研究所,MilliporeSigma是早期向欧洲专利局提交CRISPR专利申请的6家单位之一。此外还有韩国生物技术公司ToolGen、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大学(VilniusUniversity)和美国哈佛大学。

专利代理人凯瑟琳·库伯斯(CatherineCoombes)曾处理过CRISPR技术的相关诉讼,她对《科学》杂志表示,在欧洲不可能出现“赢家通吃”的情况,“更可能的情况是6家申请单位拥有相互重叠的权利。这对于MilliporeSigma来说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将获得很多基础的知识产权,借此可用于商业。”

《科学》杂志援引纽约法学院专利专家雅各布·舍尔科(JacobSherkow)的说法称,MilliporeSigma的研究结果和博德研究所于2013年1月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研究结果十分相似,但MilliporeSigma提交申请比博德研究所早了6天。舍尔科表示:“这太疯狂了,我不知道最后会怎么解决。不过这场欧洲专利大战很有看头。”

CRISPR专利之争回顾:

早在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家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Doudna)和法国微生物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Charpentier)就合作在《科学》杂志上率先发表论文。他们认为,CRISPR技术能在试管中精确切割细菌(原核细胞)的DNA。

仅隔半年,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BroadInstitute)张锋课题组于2013年年初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首次在人类细胞(真核细胞)上实现CRISPR基因编辑的论文。

专利之争就此拉开帷幕。科学专利一般在论文发表前夕开始申请。2012年5月25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与CRISPR相关的专利申请。同年12月12日,张锋与博德研究所也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申请,申请对象是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组上进行CRISPR-Cas9基因编辑这一方法。

由于申请了快速通道,尽管张锋与博德研究所专利申请时间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晚几个月,但在2014年,博德研究所率先获得了美国专利商标局关于CRISPR的第一个专利授权。专利权限包括在真核细胞或者任何细胞有细胞核的物种中使用CRISPR。这意味着张锋拥有在除细菌之外的所有生物,包括老鼠、猪和人身上使用CRISPR的权力。

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关于CRISPR用于编辑细菌、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所有类型细胞的专利申请迟迟没获批。因此,201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起诉讼,以争夺这一专利的归属权。

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文件显示,在这场纷争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称自己的CRISPR专利技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细胞,而博德研究所认为,CRISPR技术只有运用在真核细胞中才能获得专利,因为这是研发人类新型药物的主要市场。

今年年初,美国专利局审查与上诉委员会就CRISPR的专利纠纷案做出裁决,裁定张锋所在的博德研究所保留2014年获得的CRISPR专利权,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专利申请没有冲突,这使得卡彭蒂耶和杜德纳拥有的基因编辑专利失去广泛性。

尽管在本土没有取得胜利,但后续欧洲专利局称,有意将CRISPR在欧洲的专利权授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德国亥姆霍兹传染病中心组成的国际团队,该团队拥有该技术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所有细胞和生物的专利权。

而中国方面似乎也站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一边。今年6月,杜德娜创立的IntelliaTherapeutics公司和卡彭蒂耶与人联合创立的CRISPRTherapeutics公司相继发布消息称,其已经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上的专利。

据两家公司公布的消息,此次在中国被授予的专利覆盖利用CRISPR-Cas9单向导基因编辑技术修改细胞和非细胞环境下的目标DNA,包含较为核心的——对脊椎动物如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细胞的修改,还涉及使用CRISPR技术生产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

今年7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向美国联邦巡回法院提交诉书,对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今年初做出的裁定表示异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