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家家户户追求小康生活的时代,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购买国内的产品,漂洋过海的“洋货”常常受到大家的青睐。日前,浦东警方捣毁9处假冒进口品牌水果销售窝点,抓获18名违法嫌疑人,查获200万件假冒注册商标标识。这些数字令我们大吃一惊,不禁开始怀疑,我们日常生活中买到的进口水果到底是真是假?(7月17日澎湃新闻网)
有些中国的商家比国外的商家们“有头脑”,他们可以将低廉的产品进行包装,摇身一变成为我们眼中的进口产品。像上文提到的假冒进口水果案例,就是将我国本土的水果,贴上国外品牌水果的标签,价格就可以涨幅四五倍。当然这只是不法盈利万千手段中的一种,现实生活中商家们牟取暴利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超市提高价格后打折促销,利用“一滴香”让鸭肉秒变羊肉……,这些每年在315晚会上曝光的商业案例,无不让我们触目惊心。
消费者权益维护一直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在各大商业领域都存在着不正当的牟利行为,如要样样追究实属不易。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法律条例来约束商家们的行为,如发现有违法乱纪的商家,一定要严惩不贷,并以此作为反面案例来警告蠢蠢欲动的不法商家们。
要想彻底解决问题,我们需要从问题的源头下手。存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主要原因在于商家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对他们来说,怎样赚到更多的钱才是他们心中的头等大事,所以这一批人便成了人民口中的“奸商”。对此消费者协会可以定期举办有关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讲座,邀请各行各业的商家们来参加,并签订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合约。同时可以定期举办评比优秀商家活动,让消费者来投票选拔,举办方为获奖商家颁发奖杯,激励商家继续保持。
两面三刀、卑鄙无耻的人会遭人唾弃,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商家会背上骂名。商家们不妨换位思考,倘若自己是那个被欺骗的消费者,心里将会作何感想。每当看到有关商业不法案例时,就会长叹一句“国人何苦为难国人”。修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