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著作权侵权替代责任中的直接获利 新疆抽检:标称昌吉彩贝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烧牛肉面不合格 福建省泉州市食药监局抽检保健食品30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短视频把音乐作品“带火了” 内容付费时代,藏在图片版权消费里的大生意 杭州海关多种形式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浙江杭州余杭法院上线涉网知识产权纠纷智审系统 天津抽检34批次食品 1批次不合格 国产手机“出海”如何飞越“专利门” 商务部召开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经验交流会 湖北宜昌打造最严知识产权保护城市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知识产权信息共享与运营服务应用示范”项目全面实施 广西食药监局抽检酒类样品76批次不合格12批次 高校创新能力亟待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近半数中科院专利被成功拍出 有望进入市场 博尔特管理团队发出知识产权警告 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管局:即食去骨凤爪等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出席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年会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检173批次食品 6批次不合格 山东新注册商标数量同比增长近八成 江门企业首获广东专利银奖 发展专利保险 提升企业实力 报告显示:中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排名升至第八位 原创音乐的版权之路道阻且长 印度再发假酒致死案 至少8人丧生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抽检:1批次贵州原汤羊肉粉(方便食品)不合格 湖北:罗玛陶瓷砖、沁都坐便器等8批次建筑装饰材料不合格 【社论】填平打假的“信息鸿沟”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958批次食品 13批次不合格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4批次糕点不合格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必须有好氛围保护专利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成立首个“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湖北武汉硚口区:提前介入监督立案 深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坚持把突破核心技术作为重中之重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数量全球领先 江西这地查获特大假烟案!缴获假烟24万余条,涉案4000万元! 王小东:知识无形,产权有价 中国(新疆)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推介洽谈会拉开帷幕 美印对话日程中的投资条约及知识产权问题 文化企业品牌升级 重商标也要重商本 重庆市组织开展多项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活动 动漫形象著作权保护 | 动漫形象的可版权性问题及举证责任认定 我国乳品质量持续提升 现代奶业建设稳步推进 高露洁等6个品牌美白牙膏被曝含有漂白剂 宁夏从制度层面向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亮剑 广东省汕头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47批次不合格13批次 Google过去一年被要求删除十亿多条“盗版”搜索结果 北京将建原产地追溯制度 食品生产交易将全程监管 青海省食药监局抽检22类食品136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检16大类食品338批次样品 不合格13批次

他撕开“假药广告表演艺术家”画皮

6月20日晚,《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和她的卫视之旅》一文刷屏朋友圈。文章揭露了一位频现各地电视台,至少身兼9个身份的“专家”刘洪滨(有时叫刘洪斌),数小时阅读量破10万。

该文首发平台为“老沈说事”,21日下午,文章撰写者沈先生对南都记者称,家人曾被骗,是虚假医药广告的受害者,“我写想提醒大家不要被忽悠,尤其是老人们,谨防将保健品误认为包治百病神药”。

不过,刘洪滨的真实身份依然是谜。在养生节目里,她身份简介所涉的北京大学、吉林省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等机构,21日,这几家机构均对外宣称“查无此人”。

3年9个专家身份被质疑

近3年频频现身多家电视台的医药、养生节目,身兼9个“专家”身份的刘洪滨火了。视频里,她头发花白,佩戴老花镜,表情淡然,与主持人侃侃而谈,被网友称为“中国最忙碌的虚假广告表演艺术家”。

在苗医解药中,她是苗医传承人;在名医养生中,她是中医养生专家;在蒙药心脑方中,她为蒙医传人……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专家”刘洪滨在各类养生节目中,曾为药品、保健品、食品背书“代言”,而身份也随之变换。

个别养生节目里,刘洪滨的名字还被写作“斌”。此外,她身兼所谓的中华中医医学会镇咳副会长、东方咳嗽研究院副院长、中华中医医学会风湿分会委员等数职,面向观众推销各种“神药”,治疗疾病涵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痛风、失眠等。

南都记者发现,刘洪滨多年来参与的各类养生节目里,推销药品“套路”很相似,并在地方电视台反复上演———她变换身份,坐在舞台中央,以新闻访谈形式,对话主持人,面向现场的老年观众宣传药品功效。

“代言”节目曾多次被查处

公开资料显示,刘洪滨节目中涉及的医药产品曾屡上黑名单,被河南、安徽、河北等地食药监局查处。多家电视台也因混淆宣传药品保健食品医疗效果被处罚。

2015年8月,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中分局曾对“苗医鲜药(消喘膏)”药品广告进行处罚,原因为“画面出现专家刘老师形象介绍苗仙咳喘方的功效,4分46秒后出现多位患者形象演示使用苗仙咳喘方后的效果”等内容违规。

“药王风痛方”曾对外宣称,“给骨头吃药,是过去皇上用的,可以修复骨洞,每天3块钱,就可以康复风湿骨病”,且产品为保健品却违法宣传治病疗效,被认定为虚假广告。

21日上午,非彤小可线上商场仍能看刘洪滨代言的广告大图。药品图片旁标有“药王孙思邈宫廷御用秘方”、“补骨洞,让关节重获新生”等宣传语。

随后,该官网一女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南都记者确认“该药仍在售卖”,她称,药品名全称为“药王风痛方活络祛通酊”,产商为贵州奢香药业有限公司,“她(刘洪滨)应该是公司通过中介找的代言人”。

但南都记者检索发现,“药王风痛方”批准文号为:黔卫计健用证字[2013]第0009号,为贵州省卫计委批准的保健品,并非药品,生产企业名已更为“贵州苗裔药业有限公司”。

对话老沈

“刘洪滨行为该由法律去评判”

老沈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从事医疗相关工作11年,是微信号“老沈说事”的主创。21日,沈先生接受了南都记者的电话采访。

南都: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什么?

老沈:几年前老人还在世时,深受虚假医药广告之害。老人听广播时,偶然听到一种药,既能治高血压,又能治冠心病、糖尿病。老人像着了魔,用养老金购买药。拦他也拦不住,每个月花几千元。我们家有从事医疗行业的,看成分都知道没问题,就是普通保健品,根本起不到治“百病”作用。和我有同样经历的,会有很多。所以就想去揭露一下这个事情。

南都:文章涉及的广告你看过吗?

老沈:看过,里面配图都是我从视频上截下来的。身边人告诉我,现在这个现象很普遍,都是卖药卖保健品的。前几天,偶然看到类似讲刘洪滨的文章,就想整理下素材和资料,写一篇。19日晚上写了3个多小时,10点多发出来。

南都:可以评价下广告内容吗?

老沈:很多广告内容,(刘洪滨)谈得一塌糊涂。我从事医疗行业11年,很清楚里面有些内容是违反医学常识的。首先,很多所谓的“药品”就是保健品,被宣传成“包治百病”的药品,是虚假广告。其次,这些“药品”根本无法实现所承诺的药效,这就是变相坑消费者,误导老人们,使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刘洪滨面相很像“老专家”,所以很多人信。

南都:为何会质疑刘洪滨的“专家”身份?

老沈:从她的现场表现看,不像专业医务人员,讲话没有专业术语。从专业角度讲,几乎每个广告都有破绽,利用一些小手法增强可信性。每个广告基本上,负面作用都不提,只提好的一面。几乎都不告诉你是能治什么病,究竟能治到什么程度,不像正品药品说明书那样。

南都:你怎么看待网友的反应?

老沈:我收集了很多关于刘洪滨“代言”的药品盒子和单据,有些药是保健品,却被宣传成药品高价售卖。有些药,现在还在网络上售卖。她的身份多样,各种“专家”头衔,觉得很不合理。屡禁不止还是经济上的原因,罚款远比不上他们的利润收入。网友很多人指责她的行为,要“人肉”她,我觉得应该交给法律,违法行为应该由法律去管。

律师说法

冒充身份“站台”促销已构成欺诈

播出平台或需承担连带责任

“专家刘洪滨”3年变换多个身份为药品站台,其行为是否已构成违法?21日晚,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媒体已披露的信息来看,这位“广告代言人”有多重身份、多个职务,很可疑。

丁金坤指出,刘在不同的电视节目中,不断变化角色,明显有欺诈之嫌。如查证身份或职务欺诈属实,刘洪滨则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违反广告法,作虚假广告,应予处罚。

那么刘洪滨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丁金坤表示,诈骗需满足非法所得和受害者等条件,从目前披露信息来看,刘洪滨还不满足上述条件,但其行为已构成民事上的欺诈。

他进一步指出,广告法所规定的虚假广告,主要是产品宣传虚假,对于代言人的身份冒充,则未有专门性规定,还是个法律漏洞。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本案可以列入“其他情形”。

丁金坤告诉南都记者,电视台对于广告代言人身份审查失职,也有过错责任,如果明知是冒充身份,还予以播出的,则对虚假广告承担连带责任。丁金坤建议,经媒体调查,刘的“任职单位”是子虚乌有,故工商部门应以“涉嫌虚假广告”立案调查。

采写:南都记者嵇石 实习生李一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