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小作坊灌装所谓“百威”牌啤酒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有人徒手将空啤酒罐伸入啤酒桶中进行灌装。视频的传播引发公众对“啤酒空罐”来源的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网上有大量出售空啤酒罐的信息发布,卖家称卖空罐就是给有些人生产“高仿”啤酒所用。(6月1日《北京青年报》)
高额的利润空间,令假酒厂商趋之若鹜,便捷的制假渠道,令假酒厂商肆无忌惮。新闻中的“假酒换新瓶”的现象,仅仅是制假售假的其中一环。面对假酒之害,除了加强法律惩治,还需斩断销售链条,其中打击网络平台的制假售假现象是关键一步。
从最近公布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假酒厂商的网络思维不可谓不强。他们通过网络寻找最便宜的空罐,通过网络购买最适宜的材料,通过网络寻找出价最高的买家,通过网络进行最快速的分销。微信、贴吧、QQ等等网络社交平台成为了假酒厂商最可靠的管理渠道。互联网为假酒厂商提供了最便捷最隐秘的制假方式,制假售假的成本也在网络化的管理中不断降低。那可以试想,若失去了网络环境,假酒之害会不会也在无形中减轻许多?
事实上,当下有不少网络平台,对制假售假行为是缺乏有效管理的。且不说长期以来在微信朋友圈中弥漫的假货氛围,连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都有公然销售制假材料的现象。由北京青年报披露的这起假酒事件当中,制作空啤酒罐的人员,竟敢把联系方式公然发布在百度贴吧当中,也说明了这些制假分子的无所顾忌。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网络平台对用户管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存在少数不法分子借助网络平台制假销售,也的确难以察觉。但无论环境如何,网络平台都有参与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加强技术、制度、风气的建设,减少制假售假危害,各类网络平台应主动作为。
而斩断互联网中的制假售假链条,也不是靠一两项针对性措施就可以完成的。首先,应进一步完善网络平台的实名化管理,让制假售假有所顾忌。相关的网络平台也需要通过严格的实名化管理机制,摘下制假分子的面具。其次,应强化动态监管技术,定期搜索可能涉及制假售假的产品信息。尤其是加强图片内容的管理,通过技术开发,对图片暗藏的联系信息进行检测,减少刻意规避的现象。再次,要发动网友举报,参与到网络打假当中。网络空间是大家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支持和维护打假行为。
“假酒换新瓶”的不法现象产生于网络,也暴露于网络,最终根治方式也应基于网络。打击假酒,“断网”或许可以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只有将不法分子逼退回没有网络的原始时代,当前猖獗于网络的制假售假态势,才能得到有效遏制。文/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