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药监局:一种保健食品只可申报一个新功能 山东省烟台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达8.86件 新西兰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地位上升 川渝5方签订框架协议 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高地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专项抽查热水器产品 燃气热水器抽检近三成不合格 新疆抽检10类食品347批次样品 不合格8批次 “正宗盱眙龙虾”是否对“盱眙龙虾”构成商标侵权 山东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美国会成立版权索赔委员会以处理小规模侵权申诉 非洲首个版权及相关权集体管理大师班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广东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研究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试点工作会议 商标国际注册审查质效双升 如何判断一件标志用作商标“带有欺骗性”? 专家称专利许可协议数据库有助于解决FRAND纠纷 山东重工收购德国凯傲集团获专利许可400件 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70批次食品 不合格3批次 土耳其公布《新商标审查指南》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保健食品不合格 河南省许昌禹州抽检:8批次床上用品商品不合格 沪工商局抽检网售洗衣机25%不合格 江苏连云港: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 最高法:全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呈上升趋势 安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将驶入“快车道”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冷冻饮品65批次 2批次不合格 山西抽查电饭锅质量广东欧格尔电器再上黑名单 佛山展会专利保护:涉嫌侵权物品当场下架撤展 吉林长春中院执结26件涉商标侵权案件 江苏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7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 河北省食药监局抽检11类食品28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于慈珂:“剑网2014”手段是“剑”目标是“网”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4批次食品用陶瓷制品抽查不合格 山东省通报!菏泽这些食品不合格! 南方网评:时代需要的不是盗版侵权的“人人” 江苏省苏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154批次 2批次不合格 浙江省宁波象山市场监管局抽检25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1批次 山东省食药监局抽检80批次水果1批次不合格 湖北省孝感市市场监管局抽检459批次食品 3批次不合格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2批次手提式灭火器不合格 甲骨文对谷歌侵权案进行上诉 听证会将在本周四举行 甘肃天门半夏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助力产业补链强链 媒体报道信息可以成为专属财产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两级法院曝光“老赖”2344人次 苹果亚马逊终结App Store商标之争 两家将共用 短视频平台音乐被指侵权,音集协向国家版权局投诉 山东省六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两家企业被停产停业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会见柬埔寨、赞比亚部长 浙江嘉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地理标志商标频遭冒用,法院支招辨“李鬼” 网络售假,为什么屡禁不绝?

加强农药监管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三亮点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记者胡璐高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条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农药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农药管理十分必要。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周普国说,作为我国农业领域一部重要的行政法规,条例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提供坚实有力的法律依据。

对农药行业准入的要求更加严格

条例严把农药登记、生产、经营许可的重要关口。它取消了门槛相对较低的临时登记,明确在我国生产和向我国出口的农药需申请登记;完善了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对原材料采购、产品质量控制、委托加工分装等生产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明确农药生产企业对所生产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要求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实行产品可追溯电子信息码管理,做到生产全过程可查、质量可控。

条例还规定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和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制度,要求农药经营者应当从合法的渠道采购农药,建立购销台账,不得加工、分装农药。一旦发现有严重危害或较大风险的农药,农药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要及时召回。

对农药指导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山西省农科院院长乔雄梧认为,农药的科学使用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加强对农药使用的指导服务,有利于补齐农药使用监管难的短板,从农业生产的重要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条例明确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合理用药,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等施用农药,还要按标签标注的安全间隔期收获农产品。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等生产上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等应当建立农药使用记录。农业部门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要为农药使用者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农药使用者应当保护环境和有益生物、珍稀物种。国家通过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先进施药器械等措施,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对违法生产经营的处罚力度继续加大

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条例进一步严格了法律责任:明确农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等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乃至追究刑事责任;对无证生产经营、生产经营假劣农药等违法行为,将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许可证和相应的农药登记证,以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设备、原材料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等食用农产品的,规定了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吊销农药登记证的,5年内不再受理其农药登记申请;无证生产经营以及被吊销许可证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10年内不得从事农药生产、经营活动等。

另外,条例还将原由多部门负责的农药生产管理职责统一划归农业部门,在解决了重复监管、监管盲区并存的问题同时,也将大大减轻农药企业的运营负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