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仔童鞋”“七波辉”等标称商标童鞋上不合格名单 河南二季度抽检出不合格食品1020批次 超4成为农兽药残留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化肥产品5批次产品不合格1批次 工信部力促福建工业跨越发展 河南省新乡市食药监局:第6期食品抽检206批次不合格6批次 山东潍坊法院司法创新走出保护知识产权“新路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10起虚假宣传广告的通告(2015年第63号) 江苏常州在全省首创诉调对接机制 前9个月处理专利侵权案222件 加拿大卫生部对4款中国产益智玩具实施召回 中关村查获假耗材:路边收购名牌包装盒装假货 成本几十元卖数百 法国知名品牌Louboutin 状告中国企业品牌侵权 王松鹤出席“海关总署缉私指挥中心”验收演示会议 《诛仙》玩家架设“私 服”,后果会有多严重? 河北衡水市集中销毁6000余册(张)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 版权线上调解平台正式启动 文汇报:“山寨兵马俑”是否侵权引争议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阿里巴巴加入打假联盟 Gucci美国退会表抗议 速看!这些酒水饮料不合格! 日立金属借专利封锁市场 中企反击其涉嫌垄断 山西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音乐版权再起纷争,不过这次不是盗版问题 安徽省食药监局抽检饮料54批次样品 不合格3批次 16项专利入选2018年度山东桓台县专利奖授奖项目 山东烟台:“知识产权在您身边”政府开放月走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新的北美贸易协定会对加拿大的版权制度造成损害 浙江省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内审员培训班在温州举行 山东高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广西北海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批次不合格 农业部部署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江苏南京浦口开发区:知识产权护航科技创新 甘肃平凉市质监局抽查农用化肥6批次不合格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1批次糕点样品抽检不合格 药监局关于17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 诺基亚三星达成专利授权协议 年收益10亿欧元 标称广东深圳市古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黑木耳抽检不合格 网络成侵犯知识产权"重灾区" 犯罪手段更隐蔽 国家版权局部署“剑网行动” 保护网络知识产权 破解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之刷单辩解 贵州抽检:标称务川自治县则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牛肉干(麻辣)不合格 费城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查扣大量假冒欧乐B牙刷刷头 高利润低风险,假烟屡禁不止 去年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量达1772件 哈萨克斯坦调整PCT申请费 欧盟知识产权局商标申请受理量突破200万件 广东省佛山市公布2022年春节应节专项抽检食用农产品不合格产品信息 字幕组一案敲响版权保护警钟 江苏省苏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154批次 2批次不合格 广东深圳消委会发现14款童鞋不达标:涉及耐克阿迪卡骆驰等 北京市工商局流通领域消防器材类商品质量抽检结果公示(2014年11月5日)

莫让假冒伪劣毁了优势行业

近日,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2016年全行业产值超过300亿元,在出口萎缩的态势下逆势飘红。

数据显示,深圳企业生产的7成以上医疗器械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部分主流产品的核心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深圳凭借先进的技术和高质量产品,在海外医疗器械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

然而记者注意到,深圳医疗器械创新之花虽然结了硕果,有享誉国内外的企业,但也存在不少乱象,其中假冒伪劣现象比较突出。

去年12月,深圳百年保健产品有限公司和深圳正康科技有限公司因为仿制“预适应训练仪”,被该产品知识产品拥有者拉普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一纸告上法庭,引发业内关注。

假冒伪劣不仅仅是小企业“抄袭”大品牌,即便是像理邦这样的知名企业,也吃过“侵权的亏”。去年11月,迈瑞诉理邦知识侵权案历时5年终“落幕”,理邦侵权行为“坐实”,赔偿2770余万元给迈瑞,创下了国内器械领域知识产权诉讼赔偿金额之最。知名企业也身背“侵权污名”,可见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知识产权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医疗器械的研发成本是很高的,要有市场需求数据支撑,每个环节对技术和材料的要求也很高,生产出来后还要经过临床试验,耗时耗资都是比较明显,很多大企业有能力和实力投入研发,但很多小企业就不行了,为了谋取短期的暴利,不少人就走上了假冒伪劣的‘不归路’,损了品牌形象,质量也不能保证。”业内人士分析称。

作为全国医疗器械的重要集聚地,深圳在2015年就已有超过700家医疗器械生产厂家,相关经营单位近2000家,其中体外诊断产品最普遍,占了注册产品数几乎一半,历经多年已经发展成以迈瑞为龙头,以蓝韵、理邦、开立、金科威、雷杜为“雁阵”的产业集群,领先全国。庞大的市场体量,也对行业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器械行业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一个普通理疗仪售价通常高于出厂价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越是利润可观,越容易产生“毒瘤”。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肃清行业乱象,一方面捍卫医疗器械知识产权,为鼓励企业加强研发,保持深圳是我国医疗器械自主生产的品牌形象营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是要把好‘质量关’,严禁以次充好的劣质产品流入市场,为人们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深圳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指出,医疗器械不同于普通的消费品,也不同于保健产品,是有明确用途的产品,在使用前要咨询医生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医疗器械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很有可能对患者造成更严重的生命伤害。如充气式颈椎治疗器、中频理疗仪等,事实上,由于医疗器械质量问题引致的悲剧和纠纷也时有发生。

2016年12月,广东省食药监局密集展开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工作,6家被停业整改的企业,深圳竟然占了5家。分别是深圳市臣一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爱维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拓川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佳铭试剂有限公司,而深圳市瑞霖医药有限公司也在“限期整改企业”的名单上。“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成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

近年来,深圳也不断加大医疗器械质量的抽检力度,包括经营和使用环节,全面促进相关企业提质增效。2016年第二期和第三期双随机抽检均发现了不少不符合要求的现象,行业规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特别是国产医疗器械“走向世界”、医疗产品纷纷进入家庭消费的时代。

据了解,去年年底,深圳发布了食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明确要在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全面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到2018年1月1日前,所有的医疗器械生产都要符合规范要求。作为全国医疗器械产业“领头羊”,深圳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也牵动着国内整个行业的发展,规范生产、倒逼质量提升、营造良好的行业环境是政府和企业未来共同努力的方向。□梁乔玲本报记者傅江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