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7批次食品不合格 甘肃庆阳:专利导航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从假冒伪劣打而不绝谈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及对策 青海省食药监局抽检22类食品136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浙江省食药监局抽检:2批次月饼样品酸价超标 爱奇艺独家合作飞狗巴迪将获得18部优质影片中国区全版权 国家旅游局启动市场秩序整治3年行动 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25批次充电器抽检不合格 美国天然产品协会请求FDA采取更多行动打击假冒商品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老视成镜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美国专家就初创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给出建议 美媒:继美日韩德之后,中国成获美国专利最多国家之一 藏身深山生产伪劣减肥药品陕西南郑一黑窝点被捣毁 网易考拉再陷售假风波 电商打假任重道远 滴滴打车,深深深深陷入知识产权纠纷 转发微博引发的著作权思考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年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11月中旬举行 辽宁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2批次食品不合格 安徽省食药监局抽检饮料54批次样品 不合格3批次 浙江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糕点等308批次食品 2批次不合格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923批次食品 不合格14批次 温哥华举办中国外商投资法论坛 展望新机遇 巴陵石化连续四年获授权专利20件以上 代表委员助力知识产权保护 韩国亟须从国家安全高度重视假冒伪劣 产品泛滥问题 湖北工商抽检34个批次童车 不合格5个批次 一汽大众、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召回部分新速腾和甲壳虫汽车 上海知产法院三项举措回应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需求 广西发布《东盟十国知识产权发展报告》 为企业走向东盟护航 卢森堡专家建议企业为自家的知识产权提供保护 海南三亚开展文化市场联合执法行动 没收2000余张盗版淫秽光盘 湖南常德销毁假冒卷烟1500余万支、烟叶烟丝26吨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2批次低压成套设备产品样品实物质量不合格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4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南通出台《南通市专利奖奖励办法》 新疆抽检10类食品347批次样品 不合格8批次 化妆品空瓶也有人买?当心!别成造假者“帮凶” 上海浦东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成立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8批次定配眼镜产品不合格 国际知识产权条约给非洲本土知识治理带来压力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社区团购平台“十荟团”不正当价格行为再次作出顶格罚款并责令停业整顿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30批次童车产品 不合格4批次 江苏省南通市食药监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湖北宜昌:《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6月1日起施行 整治农村山寨食品刻不容缓 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对其公约进行修订 中国首发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 2018年占GDP比重11.6% 拼多多为啥被指“下水道” 吉林长春抽检:两家餐饮单位检出铅超标烧烤蘸料 两部门公布十大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典型案例

澳洲最大葡萄酒品牌奔富在华遭侵权

北京商报讯(记者关子辰)受困于品牌被滥用,澳洲最大的葡萄酒品牌奔富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颇为闹心。11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近日,不少在天猫上销售奔富系列葡萄酒的商家陆续接到富邑葡萄酒集团的起诉,原因是这些商家销售的产品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奔富商标,涉嫌侵犯奔富葡萄酒的知识产权。此前,奔富葡萄酒曾为保护知识产权一事进行商标更换,而此次重拳挥向电商实际上是更换商标之后的一次实际维权行动。

据了解,一些销售奔富系列葡萄酒的酒商在双11前接到通知,要求提供货源渠道证明和最近3个月的进货单据等凭证。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近年来知名品牌葡萄酒售卖现象屡禁不止,水货和假货在网络上依然出现,现在上游厂家从源头上来整治,短期可能会损害一些酒商的利益,但是整体来说是好的一件事情。

富邑葡萄酒集团相关负责人则回应,有商家在没有得到许可便使用奔富的商标属于侵权,但是对于此事暂时还不方便回答。此前,有富邑葡萄酒集团的其他相关负责人则对媒体表示,清理一些未经授权的网店,主要是在打击假货,从而保证品牌价值和线上线下正规合作伙伴权益,为消费者营造绿色的购物环境。

据了解,今年9月份,奔富品牌持有者富邑葡萄酒集团曾召开发布会,宣布奔富旗下的中高端产品RWT正式换标,并在酒标上加上了BIN798。当时被认为是奔富梳理旗下产品的动作之一。

据悉,奔富旗下拥有不同档次的红酒,从BIN2到BIN407不等,价格也依次上升,从100多元到几百元不等。而高端红酒系列则包含圣亨利设拉子、玛格尔庄园设拉子、RWT巴罗萨谷设拉子、BIN707,大多1000-2000元一瓶。

不过此举也引来了一些商家的不满,有业内人士透露,此前曾有一些代理商向富邑葡萄酒集团要过授权,但是没有获得。有一些酒商虽然没有获得授权,用的假手续,但实际上卖的是真的奔富。

葡萄酒营销专家李欣新表示,奔富如此做法是一件好事,更多的是厂商宣誓主权的一种表现。早先中国葡萄酒市场是野蛮生长时代,进口品牌进入时卖不了多少酒,可水货和假酒则愈发盛行。如今,当中国葡萄酒市场日趋成熟,成为主流的大市场,品牌方维权势在必行。但是实际上,这种商业行为能够对水货有多大打击并不是很乐观,同时厂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业内人士认为,很多消费者对葡萄酒真假并不容易分辨,厂家清理网络商家一定程度上会对葡萄酒品牌造成一定影响,但是长期来看还是有利于品牌的良性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