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市市场监管局抽查:儿童玩具、学生文具等8批次产品不合格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餐饮食品抽检不合格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数全球占比超两成 专家探讨迪士尼公司的知识产权运营之道 福建新增1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10个全国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 厦门口岸进口废物原料 携带疫情疫病不容忽视 广东省茂名市食药监局:4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电商平台与多方合作创设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 持续挤压电商侵权人违法空间 2011年全国质检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抽检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样品88批次 不合格4批次 江西新余市抽检食用农产品81批次样品 不合格2批次 安徽省庐江县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服务站正式挂牌 美国HBO状告无锡一餐厅侵权 餐厅:我们HBO是缩写 上半年全国新增专利权质押融资318亿元 河北省出台支持雄安新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山东省青岛市抽检:3批次儿童针织服饰不合格 上海:“法制”校园 从“小”维护知识产权 媒体调查电商定制版猫腻:家电偷工减料 服装质量差很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2批次复用餐具抽检不合格 丛立先:长短视频版权应合作共赢 网上教学成果也需知识产权保护 加州理工学院起诉苹果和高通侵犯其Wi-Fi专利 河北石家庄市农资专项执法打假行动启动 横岗眼镜国际展转让专利逾60个 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江苏苏州市食药监局抽检11类食品190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学者称大知识产权时代将颠覆18世纪以来列强格局 3批次酒1批次食用油不合格 初创企业如何在澳大利亚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资产 打假纳入政绩考核,终结“造假之乡” 微软获得投影新专利:用手势即可操纵 公开朗诵他人作品为何存在风险 412批不合格“洋货”登黑榜进口 蜂蜜成榜单大户 专家介绍卢森堡专利法律对发明的可专利性和其他方面的规定 陕西宝鸡市凤翔区市场监管局发布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 山东省菏泽市专利奖评选全面启动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10批次茶叶(商品包装)产品不合格 究竟有多少手机厂商败在了诺基亚的专利战中? 黑龙江绥化化市4件地理标志产品评价结果再创新高 河北张家口市市场监管局: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陕西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成绩突出 《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的五大亮点 新疆质监局:1批次眼镜产品抽查不合格 黑龙江:蔬菜制品评价性抽检124批次样品 不合格3批次 山东聊城创新“银行+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引金融活水为企业解渴 土耳其公布《新商标审查指南》 爱尔兰启动9000万欧元新基金支持初创企业 四川攀枝花东区:“春雷行动2021” 强化知识产权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安徽省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糕点抽检不合格 江苏苏州市市场监管局:糖果制品等5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职业打假人”何去何从,绕不过去的“必答题”

接受过商家一次服务,就可能接到没完没了的“电话骚扰”“短信轰炸”,这样的烦恼将有望终结。根据16日起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商家不经消费者同意拨打推销电话、发送商业短信和邮件的行为或被禁止。

自2014年3月15日经过首次大修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施行起,作为新消法必有的配套行政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出台就提上了日程。记得今年年初就有报道称,“国家工商总局2016年底前将完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制订工作”。

8月份,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护、职业打假是否适用条例等诸多话题就引起了极大关注。目前这部送审稿在对于公众关注的几个热点议题上,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并没有多大变化。可以这么说,当公众看到那些极具共识的内容,立法与民意共振,心里自然很踏实。也要看到,个别分歧依然出现在送审稿中间,这或许预示着还需要进一步地辨析和博弈。

事实上,“未经消费者同意不能打推销电话”,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初,因为正好赶上徐玉玉案发生,饱受电话骚扰之苦的人们对此条款自然深表拥护和赞同。而此次又出现在送审稿里,可以预见,最终写入正式法律文本,应该没有多少悬念。

应该说,纵观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最大甚至说唯一的分歧,可能要数职业打假人的何去何从。据报道,“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条例保护;以牟利为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不适用本条例”。这意味着近年来的职业打假人或将难以得到消法保护。由此看来,送审稿还是延续了此前征求意见稿将职业打假人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的一贯态度。

老实说,职业打假人的维权,尽管带有强烈的功利追求,但在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方面,是功大于过的。所以,在权衡了职业打假人在这些年的功与过之后,希望职业打假人“留下”的声音不在少数,甚至有人认为保护职业打假人就是维护消费者,从而建议在职业打假人“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这个具体问题上需要慎之又慎。

得承认,职业打假人已然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或言之,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取消”职业打假人。那么,职业打假人能否排除在消法保护范围之外,这需要最大化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而使各种利益、诉求充分表达并能够互相激荡、彼此博弈。不管最终采纳哪方意见,都尽可能作出详细说明。退一万步说,即便职业打假人退出历史舞台,也应该让他们信服地、有尊严地接受命运安排,更要让公众确信,职业打假人离开之后,商品质量的天也不会塌下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