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中英文商标是否近似应考量哪些因素? 到2020年 江西省著名商标力争超2800件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牵手物联网产业联盟 知识产权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标准互害链:我抄你原创 她退我盗版 盗版《流浪地球》花1元就能看 如何保护“地球”? 河南省食药监局抽检20大类食品740批次样品不合格11批次 国家质检总局电线电缆专项督导检查组来宁督查 《马拉喀什条约》将于9月30日生效 中国核电“走出去”具备优势 与东盟国家需求契合 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提升实力之道 为何在印度打击音乐盗版是一场失败的战斗 英国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打击假酒 湖北:罗玛陶瓷砖、沁都坐便器等8批次建筑装饰材料不合格 河北沧州沧县推进“知识产权”向“现金资产”转化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1238批次 3批次不合格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效应显著 滴滴出行回应Logo撞衫:纯属意外 商标已注册 不能让“造假”的跑赢“打假”的 京津同仁堂如何迈过商标这道坎儿? 云南省文山州市场监管局举办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培训班 俄滨海边疆区警方缴获假酒1000升 意大利高院判决中国企业商标侵权Burberry 浙江在全国率先试点“专利免费用” 福建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一次性生活用纸不合格名单 云南省镇雄县市场监管局:1批次阿胶枣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广东省食药监局:2批次食品在质量不合格 直播带货频现假货,打假人转战短视频平台 防霾口罩达标比不足三成 百元口罩还不如10元地摊货 商标法修正案草案:侵权赔偿上限可能提至300万元 陕西西安市蓝田县市场监管局抽检20批次食用农产品 2批次黄豆芽不合格 立丰牛肉干保质期内霉变 一个月遭两次投诉 云南通海县同心配料经营部检出不合格干竹笋 英国高等法院任命理查德·米德为专利法官 一汽大众、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召回部分新速腾和甲壳虫汽车 陕西西咸新区抽检餐饮食品样品3批次 不合格2批次 江苏昆山市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上线 3.16亿元:音著协2018年许可收入再创新高 江苏省盐城市两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公司收购三声母域名DCC.com 江西南昌:为企业创新发展打造最优环境 南非版权法修正案对数字档案馆有利 湖南长沙天心区完善知识产权补助实施细则 激励发明创造 辽宁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2批次食品不合格 第118届广交会受理知识产权投诉案件增加 四批次塑料管材不合格余姚绍兴厂家“榜上有名” 超4成受访者 监管不力是“假货”事件频出的主因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数全球占比超两成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管局:3批次液体加热器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联合国报告:中国专利申请领先全球 佛山市食药监局抽检25大类食品 内在质量不合格发现率为1.58%

工信部科技司:统筹推进两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的《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围绕该文件出台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主要任务等问题,工信部科技司负责人作了详细解读。

把创新摆核心把企业作主体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制造业的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创新模式深刻变革,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在通过构建以新型创新载体为关键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更加利于创新的生态系统,力图巩固科技和产业竞争的主导权。对此,《中国制造2025》部署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大工程,旨在通过聚集产业创新资源,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国家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形成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简称《指南》),主要明确了创新中心的定位、功能、组建方式和运行模式。

该负责人称,此份《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总体部署和具体任务,同时提出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要求,以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上升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标准和条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建成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与此同时,各类创新资源分散、创新链各环节相互脱节、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等问题也很突出。《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战略任务。该负责人认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就是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组成,承担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新型创新载体,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和枢纽。

统筹推进两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指导意见》总体部署,统筹推进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对此,该负责人认为,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汇聚国内主要创新资源,解决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每个领域布局一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支撑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节点;同时在有条件、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方,建成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最终形成以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该负责人认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面向国家战略必争和竞争优势的重点领域,承担着应对国家产业集体危机,促进产业由低端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组织机制竞争的战略使命。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和补充,重点产业集聚的省市可按照《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的布局要求,在优势领域组建省级或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区域制造业创新平台。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应汇聚区域创新资源,探索多种产学研协同组建模式,其牵头组建单位一般应是具有业界影响力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联合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校、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科研院所或能够整合区域服务的产业园区平台共同组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可探索实现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打造新型研发机构,既带动本地区制造业发展,也辐射促进周边区域制造业发展,构建区域制造业创新体系。

对于聚焦事关制造业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符合《指南》要求、能够整合国内本领域创新资源、运行稳定并可持续发展、在本领域形成较强影响力时,经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专家组审核通过后,也可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创新平台的一种新形式,也是我国未来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此次《指导意见》提出了8项具体任务,包括开展产业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强化标准引领和保障作用、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多层次人才队伍和鼓励开展国际合作等,这些任务为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

对此,该负责人表示,这8项任务的提出主要基于三个维度的考虑。从打通制造业创新链条的角度,《指导意见》提出了开展产业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和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等任务,旨在通过产业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探索多种模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整合创新资源,打通创新链上技术研发转移扩散的各个环节。从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角度,《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强化标准引领保障作用等任务,通过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储备,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研制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标准,力图优化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支撑环境。从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服务功能角度,《指导意见》提出了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多层次人才队伍和鼓励开展国际合作等任务,通过建立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等各种形式的平台载体,集聚培养高水平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创新中心对制造业服务能力的增强作用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