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版权保护与交易发展论坛在宿迁举行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热轧带肋钢筋40批次 1批次不合格 河北省石家庄市食药监局抽检890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32批次 山东滨州纺织产业“专利导航”明年建成 轩尼诗酒瓶版权之争尘埃落定 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34家全国重点知识产权机构集体签约广东广州知识城 小米被美国“专利流氓”紧盯 山东聊城全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破案12起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市场监管局:4批次食品样品标签不合格 科技创新保障民航安全 自主航空知识产权产品应“走出去” 广东抽检食糖3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广播电视应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 浙江省质监局:1批次木家具产品抽查不合格 吉林省食药监局抽检208批次食品4批次不合格 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工作组分别赴多地开展“回头看”工作 辽宁省质监局:1批次电缆用材料产品不合格 湖北省襄阳市食药监局:谷城龙皇泉纯净水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不合格产品被查处 四川省食药监局:10批次保健食品不合格 广东省食药监局抽检224批次食品21批次不合格 “剑网行动”让网络侵权盗版无处遁形 “齐白石案”在先,著作权继承中的共有权利究竟该如何分配? 2天内审理了4起案件——最高法知产法庭赴深圳开展巡回审判纪实 河北省食药监局抽检9类食品42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增3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法国海关收缴10吨中国产假药 伪装成茶叶被识破 湖南衡阳中院: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乘风破浪” 浙江知识产权保护要情通报会在杭州召开 广东佛山市抽检:“霞光”豆奶饮料等8批次饮料样品不合格 宁夏质监局抽查6批次卫生用纸产品不合格1批次 印度专利申请数目激增 或与该国新创企业增加有关 西班牙专利商标局公布2020年工作数据报告 有机食品花钱认证何时休? 国产闪存技术厂商打赢海外专利诉讼 四川省专项整治商标代理市场严查纵容企业“傍名牌” 广东省质监局抽检60批次儿童家具产品17批次不合格 湖南长沙新添3家全国版权示范单位 已有9家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和2个示范园区 每日红黑榜:红榜|纳智捷 黑榜|长安福特 湖北卧龙神厨食品公司豆香锅巴不合格 河南郑州:全力打造知识产权最优生态环境 北京两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浙江义乌检察院打击跨国知识产权犯罪 服务"一带一路" 江苏省南通市食药监局抽检13大类食品35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还没开捕就先卖”的“正宗阳澄湖大闸蟹” 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取得新突破 这7 家公司被认定为半导体界的“专利流氓” 辽宁锦州市工商局:流通领域液化石油气抽查20批次5批次不合格 卢旺达难以为医药产品提供专利保护 国四轻卡打假升级 多地经销商车去楼空 重庆市酉阳县市场监管局关于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5号)

钱江晚报:监管部门应该是网购打假的组织者

从阿里巴巴“白皮书”事件引发的口水仗,到北京晚报披露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7个月没有发出一张商标注册证的“商标没纸了”事件,再到魏则西之死引发社会对于“搜索竞价排名”的集体讨论……一年多点时间,国家工商总局作为与这些事件责任不可分割的职能部门,都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对此,工商总局主要领导近日在面对媒体专访时,有总结、有反思,也有展望,这对于职能部门与社会的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沟通作用。

这场采访,引起人们最大关注的,还是国家工商总局对于包括淘宝网在内的网购平台的态度。相关负责人在回应这个热点问题时表示,在引发全球关注的“白皮书事件”之后,工商总局主要负责人到过阿里巴巴总部调研打假中心,并且承认,“阿里巴巴在打假上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也表示,仍然还有大量的问题没有解决。“第三方平台,我跟马云一再强调,你不是法外之地,首要责任是你。”

事实上,在导致阿里股票大跌的“白皮书事件”之后,阿里巴巴与国家工商总局已经发生过一次交锋,这次交流,达成两个共识:一,工商部门对网购平台有监管的责任和权力;二,政府部门需要与企业合作,共同打假。

淘宝不是法外之地,这话千真万确。工商总局也是一样,像“白皮书”这样不具法律效应的错误出现之后,别人也可以指出它的法律依据,这表明,即便是监管部门本身,同样也不允许是法外之地。工商总局做得很好,有错就纠,包括自己的错在内。但是,打假的“首要责任”究竟是淘宝之类的网购平台,还是工商管理部门,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命题。

在网购出现之前的传统市场形态中,关于打假的“首要责任”担子,是不可能交给市场的。到了网购时代,这个责任的主体,立即就转移到了网购平台上,这是有失恰当的。

假冒伪劣产品,不是从网购时代开始的。从规模化的商品生产时代、到万众创业的时代,从传统经营、到互联网+,假冒伪劣从来都是相伴相随的。今天整个生产销售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对于打假的形态,职能部门并没有作出相应的同步跟进与变化。这与生产与经营规模的扩大、与监管队伍规模的受限,有着客观上的关联。但是,打假的责任主体,却是不能想转移就转移的。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网购平台,其实并没有做消除假货的甩手掌柜。作为淘宝的生命线,阿里巴巴从淘宝诞生起,就决计与假货死磕。“投入无上限”,向消费者努力兑现的一句承诺。

从法律意义来说,阿里作为一家企业,并不具备打假的权力。但是,阿里不打假,淘宝就不可能存在。然而作为天赋其职、法赋其责的监管部门,面对全球不可阻挡的互联网销售形态,不论是在秩序设计、科学介入,还是在人力物力的跟进上,都明显存在着缺憾。国家工商部门,对网购平台确实有着监管的权力和责任,但是,对于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假货,工商部门同样有着一竿子插到底的权力与责任,它应该成为网购打假的组织者、参与者、担责者,而不是简单地拿某个有假货的平台是问。否则就是角色错位,就是甩手掌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