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乔丹”商标之争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黑龙江哈尔滨海关开展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 广东深圳2019童装抽检“黑名单”公布,发现不合格样品30批次 福建福州市抽检餐饮食品24批次 不合格1批次 高通VS苹果:隔空互怼,和解无望? 有烫伤风险!上海:网售北极绒牌等28批次电热暖手(脚)器不合格 重庆潼南区知识产权局积极开展商标品牌强农行动 我国知识产权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进展和成效 萍乡市消费者向戴尔公司维权近4年胜诉 山东烟台莱州市文化馆: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 多批次避孕套不合格 山东淄博市食药监局抽检食用农产品430批次不合格样品11批次 江西抽检23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不合格 工商总局2016年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 江苏南京企业专利创新百强榜公布 江宁开发区16家企业入围 华媒:洛杉矶警方吁警惕化妆品假货 部分含动物粪便 加拿大专家对全球专利申请战略的建议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秋冬鞋产品抽查不合格 内蒙古抽检:1批次田肴托县豆腐不合格 欧洲理事会通过商业秘密指令 打击短视频盗版要出实招见实效 直播带货频现假货,打假人转战短视频平台 知识产权人眼中的“双十一”|直播带货,千万别“翻车” 去年江苏法院判18起知产案件 赔偿额超千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22种编校质量不合格出版物 山东通报18批次流通领域不合格成品油(附名单) 山东省东营市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培训规模持续增长 恶意“标注”应承担侵权责任 社交软件售假成侵权新途径 山东省临沂市市场监管局:4批次自消毒餐饮具抽检不合格 著作权纠纷继续位列知识产权案榜首 为创新药装备专利“铠甲” 搭建全面的知识产权框架 不只是建立并完善高水平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7批次食品不合格 绿太阳等8品牌电热毯被查出质量不合格 广东广州检方通报:今年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818人 河南人家门口注册商标 最快6个月就能领证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酒类产品抽检不合格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床上用品抽查不合格 深圳在全国先行先试  探索以标准化手段补齐知识产权服务“短板” 域名交易者敦促美最高法院保护“通用”域名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 疫情面前作品版权登记工作的“安徽答案” 擅自展示他人专利产品,是否侵权? 涉网络著作权案件数量持续增长 影视作品成“重灾区” 第三届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研修班在上海开班 江苏镇江市食药监局:食用农产品、糕点等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中国石化环己酮新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小黄人”遇盗版,诉讼禁令来止损

“美容工作室”的高价瘦脸针,居然是假药

温岭市检察院批捕非法销售假药“肉毒素”系列案犯罪嫌疑人

“美丽背后的陷阱”

想要瘦脸、祛皱、美白,变得更加年轻靓丽,而实现这一切,只需要打上一针...这样的美容工作室广告,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上流传,确实很容易让爱美的女性一掷千金。然而在这些美丽承诺的背后,则是“暴利”、“无证”和“假药”等乱象。

近日,温岭市院依法对非法销售假药“肉毒素”系列案件中的5名犯罪嫌疑人丛某甲、丛某乙、徐某、刘某、林某以涉嫌销售假药罪批准逮捕,其中非法获利60余万元,该案系温岭市首例此类型案件。

双胞胎姐妹私开“美容工作室”

客厅里摆放着美容床、无影灯,桶里装着使用后的手术刀、一次性注射器等医疗废物;配电间摆放着隆鼻假体、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这是今年4月19日,执法人员在我市太平街道一间公寓内,一家非法开设的美容工作室进行现场检查时的场景,执法人员还在现场查获了大量的肉毒素、玻尿酸等药物。来自来自山东烟台的丛氏双胞胎姐妹就是这里的老板。

一年多以来,丛氏姐妹的美容工作室越开越大,2015年1月份,她们还只是在出租房里给顾客打“肉毒素”和“玻尿酸”。到了今年1月份,靠着赚取的巨额利润,她们已在市区的一间公寓开起了这家名为“Twins美人工作室”的微整形工作室,不仅堂而皇之地给顾客做起了微整形手术,注射、贩卖“肉毒素”、“玻尿酸”等药物,甚至还开班授课,培训学员,生意做得火热,一张隐秘的地下美容产业网络迅速发展。互相拿货、介绍生意,系列案件中的各犯罪嫌疑人之间几乎都存在业务往来。

天价美容针暗藏惊人暴利

去年3月份,丛氏姐妹曾因非法给顾客注射美容产品被处罚款7000元,但和她们迅速增长的财富相比,罚款可以“忽略不计”。

丛氏姐妹使用的丽致牌“肉毒素”,每支进价260元,给顾客打针则收费1500元。

丽珍牌“玻尿酸”,每支进价是230元,给顾客打针收费1300元。

美使养丁注射剂(祛痘)”,进价是13元一支,给顾客注射一疗程,用药15-30支药左右,收费1000元/人。

而进货价3800元左右的“贝力多静脉注射剂、安命活源注射液”等一套美白产品,她们的销售价是8000元。

……

加上开设培训班,收取的每人8800元学费。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丛氏姐妹说,她们获利达50余万元。

“微整形”行业乱象亟待整治

像丛氏姐妹一样,很多私自开设“美容工作室”的犯罪嫌疑人没有医师资格证,没有营业执照,有些只是去培训学校上了几节课就给顾客施针。而标榜“进口”的美容药品,是否真的为进口药,美容工作室的老板自己都不能打包票。因为,很多药品实则是从国内的美容培训机构购入,或者向微信上素未谋面的上线购买,“没有进口批文,没有生产许可证,在国内也都是不允许销售的”,对此,她们并不讳言。

从行医资质、行医场所到进货渠道,这都可以说是一个混乱的产业链,但是对于愿意花高价去打针的爱美人士来说,这些似乎都不是问题。

事实上,因私自注射来源不明的美容药品导致身体受损的案例可谓比比皆是。

“这些针剂,由于没有经过批准和监管,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其中含有哪些物质,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因此私自去打针常常就是把未知物质打进自己的身体,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极大风险。此外,一些美容院注射美白针的程序也不规范,可能带来感染多种疾病的风险。”相关人士表示。

小编科普

瘦脸针

医学上称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2008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毒性药品管理。没有医疗资质的机构是不得购买和销售A型肉毒毒素的,更不能随意使用。

玻尿酸

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在医学整形美容上主要用来填充鼻梁和隆胸。早在2000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中就把玻尿酸列为危险系数最高的第三类产品,必须严格控制。

检察机关认定

上述系列案中涉及肉毒素等药品均未获批准且未标注进口药品批准文号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号,系假药。犯罪嫌疑人丛某甲、丛某乙等人明知系假药仍予以销售,其行为均已涉嫌销售假药罪。

刑法规定

生产、销售假药罪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检察官提醒爱美女士

医疗美容机构不具备医疗相应环境和设备,从业人员不具备医疗技术资质,存在安全隐患。对于朋友圈中的美容工作室应谨慎对待,请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接受医疗美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