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号称中国最好的写作大赛“北大培文杯头奖获得者作品涉嫌抄袭”一事受到关注,5月10日,北大培文杯主办方公布审查结果。经专家组审核,2015第二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高中组选手王某的决赛现场作品《闪电》非作者原创,取消其参赛资格及所获一等奖奖项。
尽管流传着“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说法,但通过抄袭作文而获奖无疑是一件斯文扫地的事。更可怕的是,抄袭已经如社会病毒一般传染至高中生群体。
实际上,比抄袭作文更严重的侵权行为近年来比比皆是。甚至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为各种形式的抄袭提供了“方便”。从毕业论文到影视剧作,从综艺节目到公众号。如果说抄袭作文更大程度上尚且只是暴露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那么上述种种公众并不陌生的抄袭门则证明了当下社会对抄袭行为的轻率态度和对原创及知识产权的漠视。琼瑶和于正的官司尽管轰动一时,而还有“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本质上,抄袭与盗窃无异。后者往往觊觎他人财物,而前者盗取的是脑力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而产生的科技产品或文化产品。这既违反道德,也涉嫌违反国家法律。只要是抄袭,无论何时何地,不管涉及什么人,都没有借口,都应该受到谴责,抄袭者不存在“盗亦有道”的问题。
抄袭的核心痛点是知识产权保护。坦白讲,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并不让人满意。正是由于风险成本过低,让各种抄袭愈演愈烈。也因此,对抄袭行为除了道德的谴责,更应回归到法律和制度的惩罚,让抄袭者付出有痛感的代价。
虽然不尊重知识产权能带来一些短期收益,但长期而言,这是自取其败的。比如,我国科研论文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优秀的论文却凤毛麟角;再比如,在现有的国内电视竞争环境中,由于具有自主开发节目模式能力的团队较少,引进和模仿就占据了重要的综艺份额。一个节目火了,一批节目跟风,电视节目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早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再度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议。然而倘若没有对原创知识产权的周密保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便无从谈起。
抄袭行为屡禁不止,必将造成恶性循环。有朝一日恐怕谁也不再愿意生产和分享优质的内容,而倾向于更简单实用的“复制粘贴”。原创得不到保护,创造力就会不断被削弱。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我们处于社会转型期,讲究用市场的手段解决问题。只有不断提高侵权的违法成本,培养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抄袭的不正之风,激发创业和创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