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知识产权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青海省工商局抽检:酷派、TCL等手机部分型号不合格 贵州抽检豆制品10批次 不合格样品1批次 甘肃平凉市质监局抽查定配眼镜8批次不合格 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批次萝卜菜杂菜不合格 山东青岛: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展示中心开放 排名连续四年攀升 全球科技创新集群江苏苏州列63位 上海:“法制”校园 从“小”维护知识产权 爱立信诉小米侵权 小米在印度遭棒喝 陕西省宝鸡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农产品158批次 不合格4批次 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0号) 数字时代 版权保护怎么变 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精准扶贫西部宣讲团走进贵州 河南商丘市公布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广东抽检:1批次诱香紫薯仔 和1批次甘草橄榄不合格 西班牙国家警察摧毁一非法传播视听内容犯罪网络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抽检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样品88批次 不合格4批次 公安部督办特大假减肥药案:进口减肥药国内农家造 北京丰台强国知识产权高峰论坛将召开 聚焦知产运营新模式新业态探索 英议员称脱欧导致英国在食品犯罪方面支出增加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奥迪A4和国产奥迪A4L汽车 河南省三门峡食药监局抽检食品3批次不合格 辽宁省抽检7大类食品样品531批次 不合格7批次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广东广州市抽检:1批次塑料管材及管件产品不合格 政协委员呼吁打击假冒海南省琼中绿橙 加强管理保护品牌 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授权程序数字化项目受到好评 上海速冻牛肉市场猫腻:国内肉冒充进口 现代汽车美国公司诉奔腾汽车零部件公司商标侵权 山西省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批次不合格 美国与印度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良好对话 山东淄博市抽检22大类食品400批次样品 不合格7批次 如何认识作品合理使用的一般条款? 安徽省铜陵市食药监局抽检3类食品19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湖南五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被责令召回整改 阿里巴巴打假年报获执法机关点赞 加拿大通过实施《美墨加协定》的知识产权法律 山东省枣庄市明奇餐饮服务公司产品抽查不合格 南通出台《南通市专利奖奖励办法》 上海普陀区抽检:1批次蔬菜色拉不合格 进口不合格商品无印良品、沃尔玛被通报 中国创新: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 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公布第三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地方 全疆法院将开展知识产权审判“ 三合一”集中管辖 广东省中山7个镇街设立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 商务部2014年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17.8万件 开发商被起诉侵权 只因游戏中使用悍马军用车商标 标价1480元 这茅台酒是假货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烟花爆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的通报 全国36个城市警方同步开展打击食品犯罪集中宣传活动

最高法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成绩斐然 赢社会赞誉

微信商标行政纠纷案、陌陌商标侵权案、华为与中兴专利行政纠纷案、消费者诉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垄断纠纷案……知识产权法院近年审理了一批保护著作权案件,体现出法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法院了解到,北京、上海、广州3家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以来,知识产权审判效率明显提高,审判效果赢得社会赞誉,实现良好开局。

为深入调查研究知识产权法院在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15年4月23日,最高法召开首次知识产权法院工作座谈会。

就在座谈会召开的前一天,最高法公开审理了美国礼来公司与江苏省常州市华生制药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上诉一案。坐在法官助理左侧的技术调查官针对技术问题,详细询问了专家辅助人。这是技术调查官首次出现在最高法的法庭上,为的是帮助法官解决技术事实查明难题。

为回应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建设情况的关注,最高法编印出版《中国知识产权法院》宣传册,专门举办知识产权法院设立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2015年上半年,最高法召开全国部分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改革试点以来取得的经验,分析问题和困难。

座谈会上,最高法客观评估“三合一”试点成效,研究分析试点中反映出的各种问题和疑惑,有针对性地解决。根据中央文件精神,起草《关于在全国法院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的意见》,计划2016年在全国法院推开这项工作。

针对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出现的种种问题,一年中最高法起草发布多项司法文件指导审判。

例如,发布《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的决定》,根据2008年新专利法实施以来出现的新问题,对原司法解释进行重大修改,解决了原司法解释因2008年专利法法条序号、表述用语变化出现的不一致问题,重新界定了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法律地位,明确了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方法选择等重大问题;

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首次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对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的程序、方式、效力等作出具体规定,为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技术事实查明问题提供更具中立性、科学化的方式和渠道;

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专利侵权审判规则,对于细化和统一专利审判标准,及时回应科技创新对专利审判的新期待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行为保全申请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全面规定了行为保全案件申请、管辖、程序审查、实体支持要件、申请有错误的认定等程序和实体问题,完善了2012年民诉法确立的行为保全制度在知识产权和竞争领域的实施。

2015年3月18日,最高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中心下设学术委员会,聘请28名知识产权学术理论界和司法实务专家作为研究员,紧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热点、难点问题,拟定21个重点调研课题。

2015年4月,最高法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设立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这是全国法院首家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基地,也是知识产权司法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案例指导研究基地的主要工作是汇集、编撰、整理指导性案例,发挥辐射作用,推动建成全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综合服务中心。

2015年9月,最高法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市场价值研究(广东)基地,旨在研究解决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赔偿额度低、侵权损失赔偿额与维权成本和市场价值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把赔偿与市场价值挂钩,让侵权损害赔偿充分反映和实现知识产权的真实市场价值,最终实现激发创新活力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目的。

最高法还利用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加强与国际组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经验丰富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国际形象。立足这一基地,2015年10月19日,最高法在上海召开知识产权与贸易国际论坛,切实提高了我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