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市江汉区抽检:标称湖北省汉川市茂发食品厂生产的1批次牛肉豆(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不合格 质检总局印发关于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保障消费安全 净化消费环境 提振消费信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加强“农家乐”食品安全监管 摩洛哥坦坦非遗艺术节举办 邀全球伙伴探讨可持续发展 山东济南启动知识产权服务“知创泉城会客厅”活动 “面对面”为企业发展支招 广东省惠东县市场监管局:1批次肉制品(大粒参)不合格 拼多多该怎样回应外界“揭短” 最高法院:起诉垄断企业可不经过行政认定 品保委发布2013知识产权保护最佳案例 甘肃平川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汇报会召开 两个“专利诉讼老司机”杠在一起,整个产业并未从中受益 中英共议数字环境下版权问题 河北衡水市集中销毁6000余册(张)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 北京联合大学: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 Burberry起诉说唱歌手Burberry Perry侵犯商标权 新疆食药监局抽验药品质量2个批次不合格 内蒙古兴安盟食药监局:冷冻饮品、韭菜等9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1批次食品不合格 天津海关销毁38.8万件假冒汽车配件 最高法工作报告: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周期最短的国家之一 世卫组织支持印度和南非向世贸组织提出的豁免提议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7批次蔬菜制品 不合格1批次 百度和搜狗因输入法专利再起烽烟 农业农村部部署加强冬奥会和“两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 电子商务法表决通过着重强调知识产权保护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1批次水果制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海南省食药监局抽检2类食品121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版权问题应用互联网思维解决 10批次中山休闲服装检查不合格 山东聊城全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破案12起 广西河池市食药监局抽检43批次食品18批次不合格 美国希望提升泰国在知识产权意识方面的贸易地位 NBA手游再开启版权保卫战 查处电商领域专利侵权假冒案件3.3万件 进口好丽友布朗尼蛋糕因二氧化硫超标被销毁 知识产权保护纳入信用记录对恶意侵权行为将实施惩罚性赔偿 广东韶关:知识产权纠纷诉讼服务处首场专题讲座举办 广西北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东园家酒”样品抽检不合格 注册UltraGear商标 LG SteamVR头显或上市在即 丹东康齿灵婴儿奶瓶清洗剂被检不合格 去污力不达标 国家工商总局流通领域节能灯质量抽查检验结果 多国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服务上线 浙江省温岭举办品牌培育高级研修班 专家把脉品牌提升 上海查处"问题羊肉"70余公斤 将严处涉案熟食店 《白夜追凶》著作权纠纷,将是一场难打的官司 江苏无锡:着力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 “四傻”版权恶性竞争,国外唱片公司再获暴利? 让知识产权像商品一样流动 发改委:双11期间制假售假、折扣不实、网络诈骗问题突出 山东省威海市食药监局:140批次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1批次不合格

江西省赣州市工商局四项措施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工作

为营造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促进我市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跨部门、跨地区执法协作,提升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遏制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多发高发势头,净化互联网交易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为创新创业增添新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赣州市工商局优化四项措施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行为治理工作。

一、加强市场监管

(一)依托基础数据,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以网络经营主体数据为基础,以“搜得准、找得到、查得了”为目标,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创新市场监管手段,实现侵权假冒行为网上发现、源头追溯、属地查处,全程追查不法分子住所地址、IP地址、银行账户等,提高执法打击的精准度。

(二)抓住重点商品,依法查处网上侵权假冒。以驰名商标、涉外商标、地理标志为重点保护对象,以辖区经营农资、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电器电子产品、汽车配件、装饰装修材料、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儿童用品以及服装鞋帽为重点商品,加强对网上经营者经营资格、经营商品、经营行为的全面检查。重点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网上发现、追溯源头、落地查处。

(三)加强网络销售商品抽检,完善在线投诉及售后维权机制。针对社会反映强烈、消费者诉求集中以及专项监管执法中发现的不合格商品,强化商品定向跟踪监测和监测结果综合利用。同时结合辖区实际,联合商品质量检测机构适时开展质量抽检,对抽检中发现的假冒伪劣商品,切实做到落地检查、落地查处,并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加强网上消费投诉维权工作,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加强企业指导

(一)加强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指导。指导和督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加强对网络经营者的资格审查,建立健全网络交易、广告推广等业务和网络经营者信用评级的内部监控制度,制止以虚假交易等方式提高商户信誉的行为,建立完善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实施侵权假冒商品信息巡查清理及交易记录、日志留存,履行违法犯罪线索报告等责任和义务,配合执法部门反向追溯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侵权假冒商品经营者。指导和督促电子商务自营企业加强内部商品质量管控和知识产权管理,严把进货和销售关口,严防侵权假冒商品进入流通渠道和市场。

(二)加强对网络服务商的指导。督促网络服务商落实“通知—删除”义务,对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假冒行为的网络信息,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三)加强对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指导。指导和督促配送、仓储、邮政、快递等企业推行寄递实名制,完善收寄验视、安检制度,拒绝接收、储运、配送、寄递侵权假冒商品,为执法部门核查违法犯罪线索提供支持。指导和督促网站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不得发布侵权假冒商品信息。提供商品竞价排名搜索服务的网站,应当提醒消费者搜索结果来自竞价排名,避免误导消费者。

三、加强执法协作

(一)完善部门间执法联动机制。加强与文化、质监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完善执法与司法部门之间的线索通报、案件咨询、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现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检察、审判机关的信息共享,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二)健全区域间执法协作机制。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产品执法区域协查机制,实现案件线索与执法信息在区域间流转。充分利用长三角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联动机制,建立案件线索通报机制、跨区域案件协查机制、联合执法机制、主办协办机制、公安提前介入机制、执法工作动态交流机制。

四、健全长效机制

(一)推进电子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强电子商务领域侵权假冒违法犯罪案件等信息公开,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与其他领域相关信息的交换共享,完善电子商务领域信用评价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指导电子商务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推行行业诚信公约、企业诚信守法等级评估,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

(二)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与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建立投诉举报、违法案件信息通报机制。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社会组织的沟通联系,完善公示、约谈工作机制,共同防范和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指导生产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合作,扩大品牌影响,促进优质商品网上销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借助各类媒体和网络信息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报道,曝光侵权假冒行为,及时发布网络购物消费警示,震慑违法犯罪,增强消费者自觉抵制侵权假冒商品的意识。畅通网络举报投诉渠道,鼓励和引导消费者、权利人积极举报投诉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