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如何适用避风港原则 多家酒店被指WIFI泄露开房信息 华住等酒店否认 白皮书:近四成受访者购买过假冒伪劣白酒 塞尔维亚法院就假冒汽车零部件案作出重要裁决 区块链:持续发展还需警惕专利风险 辽宁丹东工商依法销毁百瓶侵权假酒 “顺丰速运”寄递假冒伪劣消费者依法可主张更多赔偿 人生可以“小满”,但版权合规必须“圆满” 法俄两国交流商标品牌保护工作 节能灯、开关插座抽检四成多不合格 福建南平武夷山市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Lynk Labs、Acuity Brands和施耐德电气就专利达成和解协议 2018河北法院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852件 食物披上药品、保健品的“外衣”,招摇过市 2013年专利行政执法提高培训班在乌鲁木齐开班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方便食品76批次 不合格4批次 苹果研发“选择性显示”技术 江苏南京市市场监管局:1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中国首个海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开通 中企走出去再添保障 浙江杭州亚组委发布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公告 中建钢构拥有建筑3D打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根治“保健”市场乱象需社会共治 联合利华前董事长:保护受数据驱动的知识产权 江苏南通通州获批江苏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示范区 黑龙江知识产权局在齐齐哈尔举办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报告应用培训会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检:3批次食用农产品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山西省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批次不合格 河北省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收结案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四川省资阳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49批次 5批次不合格 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二审:扩大作品范畴、删去禁止权利滥用表述 上海检察机关所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 山东威海:知识产权公益培训“威知讲堂”开讲 不能总把广告侵权当成小事情 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6批(台)医疗器械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澳大利亚是否应否定cDNA发明的可专利性 Google 新专利曝光,这次要在海上放“风筝” 苹果与高通专利侵权诉讼案再起波折 新疆抽查35批次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 不合格2批次 电商法来了!电商行业迎来“法治时代” 福建宁德市抽检60个批次小家电样品 不合格率为5% 商务部发布2011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 山东滨州纺织产业“专利导航”明年建成 “滴滴出行”成功阻止“嘀的”上路 公共政策衡量视角下商标权地域性原则的突破 巴斯夫赢了与优美科的三元专利官司 20世纪福克斯和华纳兄弟起诉“盗版者” 四川省“平武厚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第二届全国机器人专利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山西省食药监局公布73批次食品样品抽检结果不合格2批次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70批次新型墙体材料产品 不合格4批次

微信公众号抄袭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根治侵权?

每天推送关注度高、刺激眼球的内容几乎成为了微信公号高阅读量的标配,没能力写出这样的文章怎么办?复制粘贴几乎成为了公号运营者的必备武器——只需点几下鼠标,一篇优质的内容就到手了。几乎“0成本”的抄袭不仅让原创作者苦不堪言,也让微信公号的抄袭之风愈演愈烈。

前500强微信公众号30%内容为抄袭知识产权保护能否根治侵权?

去年4月28日,腾讯微信团队发布公告称,自2015年2月3日发布抄袭行为处罚规则以来,近500个公众号因抄袭侵权被处罚,超过3万篇内容因此被删除。腾讯微信团队称,近3个月里,累计删除抄袭侵权内容32000余篇,处罚公众号497个。

虽然微信团队对侵权行为的处罚有一定的震慑力,但简单的删除、处罚并不能彻底解决微信公号抄袭的顽疾。如何根治,还需从降低微信公号维权成本开始。

抄袭是知识产权保护难的缩影

个人维权耗时耗力前500强公号30%内容为抄袭

《中国微信500强月度报告》显示,前500强微信公众号中对于热门文章的抄袭群体已近3成。该报告对今年3月份微信阅读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后发现,在阅读数最高的1万篇内容中,标题重复次数大于等于2次的重复内容高达2756篇,其中绝大多数为反复利用的无版权内容。

据统计,去年某个月份有篇文章先后被125个微信500强账号推送过,产生了40篇十万以上阅读量,总阅读数在800万以上。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登上该月份微信阅读数量最高榜单,还是由于数以百计的公众号“复制+粘贴+发布”的“传帮带”的结果。

微信公号抄袭侵权的泛滥主要是由于高阅读量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公号运营者可以利用高粉丝量、高阅读量的优势进行商业上的合作,而且抄袭的成本极低,简单的封号并不能彻底围堵、根治侵权。

同时,内容原创者自身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成本过高,也是微信公号侵权泛滥不可忽视的原因。曾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为证明别人抄袭,你得去公证。公证费用要近2000元,还有花上一周时间。律师费至少得3000元,法院受理后,还需要差旅费。整个维权活动进行下来,没有一两万元和一两个月是搞不定的。

所以,内容原创者更多的时候只能对侵权者采取不合作、拉黑等方式,以维护自己的著作权,但这种方式对侵权的震慑力十分有限。

微信官方出手打击抄袭侵权

推四项措施事先防范+事后救济相结合

腾讯公司法务部副总经理谢兰芳表示,2015年年初的时候,微信上的内容抄袭特别严重,甚至说法是100个人里面只有1人在原创,99人在抄袭,这个说法可能比较夸大了一点,但说明抄袭现象确实特别严重。

对此,微信方面也没有坐以待毙,从去年开始不断推出举措打击侵权。微信在2016年1月11日发布《2015年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中将这些举措总结成四个方面。具体包括:

一、在线侵权投诉系统。微信建立了全面、便捷的知识产权线上侵权投诉系统,让资料电子化、投诉进程可视化、处理时间高效化、处理结果明示化。一方面,权利人可以针对公众帐号进行知识产权侵权投诉。类型包括公众帐号名称或帐号信息侵害权利人合法存在的注册商标权、涉及知识产权的企业名称权,及公众帐号发布内容涉嫌侵害注册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

另一方面,权利人可以针对微信个人帐号进行知识产权侵权投诉。若发现个人头像、帐号信息或者朋友圈中发布了侵害他人知识产权内容的行为,权利人均可在线上侵权投诉系统填写相关资料,提供相关证据进行投诉。同理,企业、其他组织机构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商号权等受到侵害的处理方式亦然。

二、公众帐号原创声明功能。公众帐号运营者自主进行原创声明后,系统会与其他原创文章进行智能比对,审核通过后自动添加“原创”标识。当用户转发已进行原创声明的文章时,系统会自动为其注明出处。去年7月底,原创声明功能新增平台转载策略,申请并通过原创声明的文章,运营人可以选择“允许转载”或者“禁止转载”。

据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十个月间,原创声明功能保护了515万次原创申请。

三、品牌维权平台。微信品牌维权平台是将用户举报的售假信息与具有鉴假能力的商标权人有效对接的假货打击媒介。首先,微信日常通过后台系统对用户提交的假货举报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其次,接入平台的品牌方(即商标权利人)可以获得相关的假货举报信息,再通过专业的鉴别能力核实举报是否属实,并通过品牌维权平台反馈给微信。最后,微信根据品牌方的反馈对售假帐号执行处罚,并将结果通知用户和品牌方。

官方的数据显示,微信品牌维权平台自2015年7月正式上线运行以来,推送至品牌方涉嫌售假举报1。7万余例,经品牌方专业鉴定后处理7400余例,封禁了7000余个售假微信帐号。截至2015年11月已经加入微信品牌维权平台的商标权人已经达39个,涉及商标100余个。

四、公众帐号名称“名称唯一,合法使用”。为此,微信专门设计了公众帐号的命名规则:1。保护注册商标原则,帐号名称不得侵害注册商标专用权;2。认证命名唯一原则,帐号名称不得与在先认证成功的帐号名称重复;3。确定了禁止使用的公众帐号认证名称,主要包括非因特殊理由使用国家或国家机关的特定名称、标志建筑物名称的;带有民族歧视性的;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其他不良影响的;有歧义,误导用户或侵害其他用户、第三方合法权益的等。

谢兰芳表示,微信平台对知识产权保护采取主动保护和被动保护相结合,一个是事先防范、事后救济相结合。“希望每一个人(原创作者)都有自己的品牌,希望每一个知识产权得到尊重,也希望微信这个平台生态得到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