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学院将建设中俄远东高校知识产权合作中心 山东济南历下区:办理4起微整形领域美容产品售假案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抽检12类食品707批次样品 不合格20批次 青岛永旺所售罐头吃出蚊子 味品堂称不可避免 2016年广东知识产权工作多点开花 全面结果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美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天爱文具一款芭比猫绘画水彩笔抽检不合格 海南:知识产权转化 加速林业产业发展 江西省赣州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0批次不合格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 江西立案87起 北京日报评论:消协牵头打官司 给售假主播敲了警钟 Trading Technologies专利侵权案件最新进展 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关于动态盗版禁令的法案 数据杀熟侵权利 大数据三条底线不能失守 国四轻卡打假升级 多地经销商车去楼空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公布天然石材等9种产品质量抽查情况 海南省食药监局:8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农村市场“山寨食品”亟待社会共治 知识产权助推茂名经济转型发展 "歌手"又被指侵权 高晓松等音乐人斥其不尊重版权 湖北应城重奖知识产权优秀企业 奖励资金205万元 质检总局发布今年前10月缺陷产品召回情况 “最严”食品安全法还需最强执行力 湖北省荆州市食药监局:13类118批次食品抽检2批次不合格 “闪电降价”平台被发现售卖假货 想维权遇难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抽检饮料样品74批次 不合格3批次 假药广告“表演艺术家”为何能攻陷这么多卫视? CAFC要求PTAB重审对奥托立夫专利的部分裁决 上海市质监局抽检50批次电风扇6批次不合格 安徽六安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高粱酒和1批次糯米酒抽检不合格 菏泽首批74名“老赖”上最高法“黑名单” 商务部回应美企批中国侵犯知识产权:望尊重事实 美国银行申请区块链数据存储系统专利 广西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白先勇起诉上影集团侵权案一审宣判 四川德阳市食药监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苹果获得液态金属Home按键专利 或用于iOS设备 福建厦门市抽检26大类食品490批次样品 不合格6批次 加拿大专家就企业应如何保护好商标给出建议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可以零费用使用专利进行创业 北京市质监局:2批次木家具产品不合格 山东桓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安徽日报:“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明确路线图 对假冒伪劣监管不能分“三六九等” 山东威海文登区:知识产权“贷”来真金白银 西安举办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调处专题培训 社科院蓝皮书建议亟需专利保护现状破冰 俄罗斯"重典"打击网络侵权盗版 欧盟知识产权局推出非商业作品门户网站 山东半岛六地市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

美国“专利流氓”盯上小米 黑莓、苹果曾吃过大亏

美国智能手机市场诉讼率极高。因为智能手机市场利润丰厚,所以每个厂商都会找机会向对手发起产权诉讼。也就是说,如果小米在专利没有准备好之前就贸然进入美国市场,那么它很可能被几乎所有手机厂商——苹果、三星、爱立信、诺基亚以及更多的“专利流氓”发起的诉讼包围。

自从小米启动国际化战略之后,专利就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与爱立信的专利纠纷还未完结,最近,小米又被“专利流氓”BlueSpike公司盯上了。

据外媒报道,BlueSpike向东德州联邦地区法院马歇尔分院起诉小米智能手机侵害其所拥有的美国专利“数据保护方法与装置”(专利号8930,719B2)。被起诉的产品包括小米的手机产品Mi4、Mi5、Mi5Plus以及红米系列产品。

BlueSpike称,该公司正在进行与地址空间布局随机化(ASLR)软件相关的一个项目,而小米在没有得到他们的允许下擅自使用了相关专利。

在业内,BlueSpike是出了名的“专利流氓”,此前,苹果、谷歌、华为等企业都曾是它的诉讼对象。

有统计数据,在过去半个月时间内,BlueSpike分别起诉了45个智能手机制造商。做为“老手”,BlueSpike此番对小米下手也是看准了时机——一方面,小米正想进军美国市场;另一方面,Mi5即将发布面世。BlueSpike的动机也很明显,欲狠狠敲上一笔竹杠。

事实上,小米所遭遇的专利困境是中国品牌国际化过程中普遍遭遇的问题。

业内分析师表示,国内品牌要想突破这个围剿,只有一个办法,不要进行专利侵权,提高自身研发水平,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

“冒头就打”

像BlueSpike这类拥有很多专利、但不从事专利产品生产的机构,业内称之为NPE(非专利实施实体)。但并非所有的NPE都是“专利流氓”,比如一些学术机构、科研机构。

“有些个体或公司手上的专利就是为了打官司而生,他们不会通过专利打造任何产品或服务。一般情况下,专利流氓都是会选择一些在市场上很流行的产品或服务为目标,然后试图通过专利诉讼获得巨额赔偿。”国际法律咨询公司Winston&Strawn旗下的法律专家StevenD。Atlee这样评论。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撰文称,大多数“专利流氓”多采取“冒头就打”的策略,通常会把知名公司列为靶心,有的会先发送侵权警告函,促使双方谈判,如果对方不予理会则会发起专利侵权诉讼。有的则跳过通知,直接发起专利诉讼。

在众多“专利流氓”中,BlueSpike可以说是久经沙场的老手。资料显示,在2012年至2013年间,BlueSpike曾以其持有的4项与信号提取相关的专利,前后在德州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超过70起的专利侵权诉讼,被告中不乏大众所熟知的谷歌、雅虎、Adobe等公司。

作为一家NPE,BlueSpike对外宣称拥有98项专利,主要集中在“数据安全、深度检测、软件签名”等诸多领域。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BlueSpike的专利检索量为47件,仅从专利持有数量来看,BlueSpike并不算一家大型的NPE机构。但是,与小米相比,其专利规模优势还是比较领先的。因为小米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上的专利检索量仅为5件。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BlueSpike第一次与国产手机厂商交手了。早在2013年9月13日,BlueSpike就曾在美国东德州地方法院泰勒分院起诉华为专利侵权。BlueSpike当时在起诉书中表示,华为生产、销售的多款智能手机、软件及平板电脑涉嫌侵犯其持有的“电脑程式隐匿密码保护方法”(专利公告号:5745569),该专利技术用以保护电脑程序避免被非授权使用者进行盗拷利用。今年11月18日,BlueSpike又再次将目标锁定为华为。

在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看来,促使NPE不停与各个品牌打专利官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有利于保护当地本土品牌;其二,如果大品牌败诉,NPE将会获得一笔高额赔偿;其三,可以通过此方式与大品牌进行专利合作。

专利集成公司RPX发布的2014年数据显示,AT&T全年共遭遇相关诉讼54次,平均每周超过一次。谷歌遭遇43次诉讼,另一家运营商Verizon遭遇42起诉讼,苹果被起诉41起,三星和亚马逊均被起诉39次,戴尔和索尼均被起诉34次,华为被起诉32次,黑莓被起诉31次。这十家公司至少每12天就会被“专利流氓”起诉一次。

RPX的角色很有意思,如果将专利流氓比喻成黑客,那RPX就相当于“白帽子”。它以收取会员费的方式,抢在“专利流氓”之前购买市场上可能会对其会员构成威胁的专利。谷歌、Verizon和三星等都是RPX的会员。

损失惨重

别小看“专利流氓”的力量,黑莓手机、苹果就曾吃过大亏。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00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小型NPE机构NTP致信RIM公司,声称后者的黑莓手机服务侵犯了其8项专利权,其中涉及电子邮件系统中无线通讯使用的无线电频率,欲索取授权金,但RIM公司没有响应。

2001年11月13日,NTP就将RIM公司诉至法院。值得一提的是,NTP公司当时没有任何员工,而且诉争专利也非NTP公司直接发明。只不过,与电子邮件系统相关的5件美国专利后来都转至NTP公司名下。

之后的6年,二者便开始了马拉松式的诉讼与反诉讼。但最终的结果仍以黑莓的妥协告终。和解费用高达6。12亿美元,包括支付侵权的损害赔偿费用和未来永久使用的许可费用。

即便是专利储备大佬苹果公司在面对NPE的攻击也难以招架。今年年初,NPE机构Smartflash声称苹果侵犯了该公司与“通过支付系统的数据存储和访问管理”有关的三项专利,将苹果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8。52亿美元,并且获得iTunes销售的产品的部分(按比例)收益。

和其他“专利流氓”一样,Smartflash没有实体业务,只通过手中的七项专利授权进行盈利。此前使用了类似技术的公司基本上均已经与SmartflashLLC达成了庭外和解。这次,除了苹果以外,他还向三星、谷歌、亚马逊提起了诉讼。最终,该案苹果败诉,德克萨斯州的联邦陪审团勒令苹果赔偿原告5。33亿美元。

波士顿大学法学院的詹姆斯·贝森与迈克尔·莫伊雷尔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去年,“专利流氓”诉讼给被告方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290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美国70%的专利赔偿是落入“专利流氓”的口袋之中。

如今,小米被“老狐狸”BlueSpike盯上了,想必未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BlueSpike在起诉书中表示,小米的手机产品Mi4以及红米系列产品涉嫌侵犯了其持有的“数据保护方法与装置”(专利公告号:8930719)。和小米一起成为被告的还有一家跨境电商平台Tomtop。com,该平台由深圳通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李俊慧认为,BlueSpike等待时机已久,如今正是小米对美国市场蠢蠢欲动之时,对BlueSpike来说是一个好时机。

据媒体报道,10月27日,红米2Pro通过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证(FCC认证),11月21日,小米4也取得了FCC认证。

李俊慧解释,所谓FCC认证,其实就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在国内,只有取得“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后,才能上市销售。而智能手机要想进入美国市场销售,则需要取得FCC认证。

“小米旗下红米2、小米4等智能手机产品先后申请并取得FCC认证,表明小米手机正在为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做’热身’。”李俊慧表示。

那么,为何Tomtop会同时成为被告呢?据悉,虽然小米还未正式进入美国市场,但包括红米2、小米4等产品已经在Tomtop上有售,而Tomtop在eBay上开店销售各类产品,使得小米手机多款产品从非官方的渠道进入了美国市场。

“按照美国专利法规定,在专利有效期间内,任何人未经授权在美国境内制造、使用、提供销售、销售任何受专利保护的发明,或进口受专利保护的发明进入美国,都涉嫌专利侵权。”李俊慧认为,这应该也是BlueSpike发现小米旗下多款产品涉嫌侵权的关键所在,同时,这是Tomtop经营者深圳通拓科技有限公司与小米作为共同被告在美被诉的原因所在。

薛胜文告诉记者,在小米等国内品牌打入国外市场中,NPE专利诉讼的确有时会比其他企业竞争更难应付,因为受到诉讼后,国内品牌通常会面临漫长的诉讼周期,以及高额的赔偿费,同时也会对品牌形象造成影响。

李俊慧认为,对于类似BlueSpike这样的NPE专利侵权风险,还需要小米拿出更周全的应对之策。否则,如果自己手中没有足够的谈判筹码,再被越来越多的NPE接连起诉或申请销售禁令,那么,小米手机的“美梦”(进军美国市场)恐怕会破碎。

差别策略

“小米在海外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被卷入专利战之中。因为其真正得到国际认可的专利非常少,这让小米的处境堪忧。”易观智库数据分析师朱大林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早就警示小米需在专利诉讼方面有所预警,提前布局。因为许多诉讼本来就是垃圾专利袭扰,耍无赖,阻击你的出货,最后,有的让你掏钱买平安,有的就是将你拖入漫长的诉讼,根本就不是商业竞争。”TMT行业评论人王如晨此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显然,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进军美国市场,面临的最大诉讼压力未必是来自同业竞争对手,而更多是NPE机构。那么,欲抢滩美国的小米、华为等,该如何应对来自NPE的“围剿”?

在李俊慧看来,对于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如果想好了要抢滩美国等海外市场,也必须有全面应对NPE机构的策略,否则,一旦陷入诉讼泥潭中,漫长的诉讼周期以及高额的赔偿费用,都有可能把自己拖垮。

“可以与具有知识产权的公司打通关系,可以花钱买授权,减少未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或者是制定相互制约的条款也可以。”朱大林表示。

一般来说,根据NPE的运作模式或诉求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研究型NPE机构,主要以科研机构为主,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营利性NPE机构,主要通过许可授权或诉讼获得收入,由于自己不从事商品生产,不担心被诉也无专利交叉许可需求,比如高智公司、BlueSpike、NTP、Smartflash等;三是,联盟型NPE机构,此类NPE相当于特定领域或行业的联盟机构,通过汇集成员专利或购买专利,方便成员使用,比如美国专利公司RPX。

“根据不同NPE运作模式和诉求制定不同的策略。”李俊慧建议,比如,对于研究型NPE机构,应该加强合作。通过项目资助等方式,提早获得一些前瞻性技术专利的许可授权;对于联盟型NPE机构,可选择性加入,通过支付少量的费用,获得大量的专利授权许可使用。

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NPE机构,则需多加小心。李俊慧说,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通过投资或入股的方式,掌握一定的NPE机构资源,借此可以遏制竞争对手。而一旦被此类机构起诉,则需要综合考虑通过投资、谈判、诉讼以及无效认定等手段,有效化解一些风险。

“国内品牌要想改变被围剿的状况,只有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杜绝专利侵权,提高自身研发水平,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薛胜文说。

不过,薛胜文强调,国内手机品牌遭遇专利战也是一件好事。“随着专利诉讼的增多,将倒逼国内手机厂商注重专利开发,将更多资金、精力投放在技术研发上,从而推动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确实,目前,一些国内厂商也已经开始注重专利。国内手机企业当中,华为、中兴的专利数量是最多的,联想则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从谷歌手中获得了2000多项专利,并获得了谷歌2。1万项专利的交叉授权。而华为和中兴由于长期的积累,也拥有了很多专利技术。

就在不久前,高通和小米宣布双方已经签署了专利授权协议。高通授予小米开发、制造和销售3G(WCDMA及CDMA2000)和4G(包括3模LTE-TDD、TD-SCDMA和GSM)完整设备的付费专利许可,小米公司继续向高通支付专利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据《法制日报》报道,近期值得中国企业密切关注的专利诉讼新动向是各国主权专利基金的迅速崛起,多个国家已经开始组建主权专利基金(政府出资组建的专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随着主权专利基金在海外的迅速崛起,开拓海外市场的国内企业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些主权专利基金的主要进攻对象之一。

美国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冉瑞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针对中国企业的专利诉讼并不是偶发性的。随着世界经济及各个行业格局的变化,中国企业正在重走韩国、日本企业曾经走过的路,越来越经常地出现在美欧地区的专利诉讼被告席上,这可能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常态。

“随着中国经济及科技的发展,中国企业可以向日韩企业学习知识产权相关的应对经验。”冉瑞雪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