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在京举行科研组织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总结交流会 2.7吨雀巢产品山梨糖醇超标被销毁 质检总局发布警示通告 严禁旧医疗器械入境 “清澈的爱”被污染:商标规范管理迫在眉睫 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关于动态盗版禁令的法案 日公司抗议中国侵权奥特曼 维权官司曾在日本败诉 公共政策衡量视角下商标权地域性原则的突破 四川成都市工商局抽检化肥商品15批次不合格 三星专利发明:可投影虚拟键盘可拍摄360°视频 青岛发明轮胎“身份证”获专利金奖 引领行业标准 辽宁省21个专利项目获国家专利奖 福建省食药监局抽检:1批次糕点不合格 安徽铜陵市食药监局抽检:1批次绿茶样品不合格 河南省商丘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35批次 不合格4批次 意大利品牌菲拉格慕起诉印度鞋类制造商商标侵权 哈尔滨:药房违规卖催眠药 添加剂调出水鲜拉皮 “版权进校园”走进北京十几所高校 浙江“嘉兴粽子”获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广东省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617批次 16批次不合格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6批次电动剃须刀不合格 四川泸州市借力川渝协作 查获假冒专利案件 金融创新:打造知识产权增值模式升级版 中国品牌“化茧成蝶”的电商之路 云南文山州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批次不合格 国家版权局:罗辑思维等29影视作品入选国家版权局预警名单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质量不合格 新修著作权法将对媒体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北京物美超市经营的北冰洋小豆冰棍检出大肠菌群超标 陕西西安市第六批37个非遗项目获授牌 短视频:版权变现,内容先行 河南省食药监局抽检16大类食品449批次样品不合格13批次 2020年湖南益阳市企业知识产权系统能力提升资阳培训班开班 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假冒世界杯参赛队球衣案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部分手机类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44种通讯器材类商品抽检不合格 Facebook VR计划面临威胁:法院或禁止Oculus使用侵权代码 南非: 坚持立法先行实施创新驱动 高通诉苹果 指责其违约向英特尔泄露专利代码!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冷冻饮品65批次 2批次不合格 浙江杭州推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显著 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专利商标版权数量超10万个 质检总局:前三季度我国共实施汽车产品召回97次 孟山都在与巴西农民的专利纠纷案中胜诉 外交部回应中美贸易摩擦:严阵以待,毅然亮剑! 江德斌:“茅台职业打假”,不应有“诛心之论”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知识产权运营起来 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 山东21条措施惩治电商假冒伪劣、服务违约、刷单等行为 二○一四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公布 恶意抢注事件频发 注册商标该怎么把握“量”与“度”?

全国“质检利剑”消费品集中打假行动查处440件案件

为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督,严厉打击消费品质量违法行为,质检总局从今年9月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历时两月的“质检利剑”消费品专项集中打假行动(下称集中行动),各地质监部门按照总局要求,积极组织,强化执法,消费品领域各类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消费品整体质量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据了解,本次集中行动强化三方面重点,一是以食品接触用不锈钢制品、空气净化器、童车和洗洁精、纸巾等日用品为重点开展四类产品执法检查。二是以无证生产、标实不符、微生物、重金属含量或其他限量物质不符合标准要求等为重点查处的违法行为。三是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和无证生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较低的区域为重点地区开展打击和整治工作。

从2015年9月初至10月底,全国质监系统按照总局统一部署,开展消费品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45368人次,检查生产企业6702家,查处案件440件,涉案货值1086万元。

从各地查处的案件来看,比较突出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一是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一些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二是安全性指标不合格问题。有的家电等产品未获3C认证,存在比较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三是产品标识不合格。有的企业涉嫌存在产品标签虚假标注、未按要求标注,伪造产地、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

从质检总局执法司获悉,为更好地完成这次执法打假行动,各质监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例如,天津市针对新京报报道“高仿”日用品存在的问题,连续印发了开展日用品专项执法检查和消费品专项集中打假行动的通知,加大对周边乡镇巡查力度,及时上报可能存在的违法生产线索,打击和排除可能存在的小作坊和窝点的违法隐患。

另外,突出重点,狠抓案件落实。例如,陕西省质监局重点检查了有过质量违法行为、消费者投诉较多、被媒体曝光的、证照不全、日常监管中存在问题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

其次,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点。例如,上海市质监局加强与公安、上海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检测技术中心等部门协调配合,开展联合行动,同时将此次专项行动与年度“质检利剑”行动、“双打”行动、商品量计量执法检查等工作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并且,加强协作,实现社会共治。广西区各级质监部门科学理顺内部机制,上下联动,主动加强与工商、公安等的密切配合,及时互通情况,对消费品质量问题集中、整治困难的重点区域,积极协调开展联合行动,在消费品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面前,更好地发挥联合执法的巨大优势,用强大合力和震慑力确保消费品市场监管效果。

除了上述做法,质监部门还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宁夏区通过宁夏质监门户网站、宁夏质监微信群、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等传播媒体对“质检利剑”消费品专项集中打假行动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集中打假行动。

同时,加强信息化应用,提高执法效能。集中行动期间,总局应用12365单兵系统对各地执法情况进行远程指导和检查。专项行动的1个多月里,共有约1000个基层执法单位与总局连线,总局直接互动的单位达到150余家(次)。

各质监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督,严厉打击消费品质量违法行为,将各类消费品违法行为掐灭在摇篮里,提升消费品整体质量状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