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2015重庆·黔江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讨会”在古朴的濯水古镇举行,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全国关于民族文化、文化生态保护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进行现场交流,还在千人鸡杂宴现场参观了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黔江鸡杂”的技艺展示,观看了武陵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艺表演。
“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整体保护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创新的区域性保护的表述。”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张兵在研讨会上表示,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其他地方有不同的形态和内涵,其戏剧、美术、民歌、习俗等特色文化都值得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据悉,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系文化部批准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涵盖重庆市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6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
截止目前,渝东南民族地区共有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0项,占重庆市的25%。
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刘明华介绍,此次研讨会就是希望通过交流研讨,为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建言献策,完善建设规划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加快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当天晚上,参加研讨会的所有嘉宾还来到了千人鸡杂宴的现场,参观了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黔江鸡杂”的技艺展示,并在黔江国际钓鱼邀请赛的开幕仪式上观看了武陵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艺表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